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在教育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7-10-12 18:33

  本文关键词:科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在教育中的运用


  更多相关文章: 科尔伯格 道德两难 德育教育


【摘要】:探讨科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故事法的研究背景、理论内涵和应用价值,并结合我国当代德育教育的特点,分析了在教学实践中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科尔伯格 道德两难 德育教育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一、引言社会的转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革命,特别是互联网的传播带来了社会价值体系的变迁及道德价值观的多元化,也带来了学校德育环境的转化—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面对许多社会现象,面对许多不同的道德价值观念,许多学生感到迷惑,在各种道德价值观之间徘徊。因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志飞;;柯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的现实思考[J];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02期

2 韩国海;;荒木纪幸道德两难教学理论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09期

3 刘香东;;后科尔伯格时代道德发展心理学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0年07期

4 李健;王艳;唐一源;;道德两难问题ERP的时空分析[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立足现代教育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梁亚芹;;机电类高职高专《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高峰;张传宏;;大学生诚信预防体系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7期

4 葛金国,程亮;论知识经济时代新型学校管理观的构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周元宽;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权威的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檀传宝;;论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公民教育意义的现代化视角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严权;;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背景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向仕才;;中学音乐课堂学生兴趣培养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9 陈芬萍;;教师专业化进程及特点[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范红军,何建军;论高师历史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林雪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青少年科普期刊编辑论[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姚保军;;探究自学辅导法培养中学生的自学能力[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吴玉富;;广西民族中职学校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的策略探究[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胡春梅;;山西省普通高校财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实证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周利;;大学生学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研究评述[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郑利荣;;“体谅德育模式”在中职教育中的运用[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华荣祥;;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新闻写作课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艳红;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长城;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亚杰;战后日本道德教学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中枢;学校课程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伊继东;云南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李培春;西南民族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朱敏;虚拟实验与教学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伟伟;促进高中生个性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芦杰;基于生态足迹的黑龙江省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娅军;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本科生研究性学习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吴寒;大学生道德缺失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波;民办中小学课外补习机构的质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郑雪梅;自组织理论对物理创新教育的几点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娴;校企文化互动与高职学生的素质提高[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群英;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吴晓燕;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新探[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凌萍;初中化学中对比探究实验教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光恒;杨丽珠;;情绪冲突控制过程的脑电特征研究[J];心理科学;2008年06期

2 黄宇霞,罗跃嘉;情绪的ERP研究新进展(英文)[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俊丽;;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对中国道德教育的启示[J];道德与文明;2008年02期

2 王红军;;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道德教育的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35期

3 桂兵;;国外德育教育和劳动教育情况介绍[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0年05期

4 赵静伟;浅谈高校德育的科学化[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5 赵秀兰;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天中学刊;1994年01期

6 宋则;孙彦东;;浅析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功能[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7 令狐昌序;把珠算引入课堂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J];珠算与珠心算;1998年04期

8 刘爱玲;育人为本 德育领先——浅谈德育教育的点滴体会[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1年Z1期

9 程梅珍;分析影响德育教育的症结探索德育教育的方法[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1年03期

10 郑悦;关于高职师范专业学生德育教育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琴;;浅谈幼儿园德育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2 张俊丽;;幼儿园如何对幼儿实施德育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3 陈晓琴;;浅谈幼儿园德育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4 刘建国;;廓清道德迷雾 唤醒做人良知——中学德育教育的反思[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5 韦鹏飞;;学校、社会、家庭应共同撑起德育的一方晴空[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6 田明清;;文化与德育教育方式之探索——乡土文化基础上的德育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7 常云萍;;中学德育教育十法[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8 甘梅;;浅谈初中阶段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如何渗透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9 周涛;;全方位构建青少年德育成长平台努力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10 李玮;;德育教育要融入时代气息[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柘城县第二实验中学 董树德;论德育教育的创新[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2 段绍康 王从军;注重德育教育 促使孩子健康成长[N];云南经济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孙滨;身边英雄何时走进青少年德育教育[N];华兴时报;2008年

4 阿民布和 呼市第二十中学校长;如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5 于风兰;学校如何以德育教育学生[N];西藏日报;2004年

6 贵港市港北区大圩镇永隆小学土寨分校 邹运莲;浅论班主任与德育教育[N];学知报;2011年

7 鹿永建;加强德育教育单靠家庭还不够[N];中国改革报;2004年

8 袁娟 宋黔云;贵阳中医学院 德育教育春风化雨[N];贵州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周爱玲;德育教育不容忽视[N];酒泉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辛建伟 通讯员 王晓文;润物细无声[N];廊坊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冬梅;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现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刘春琼;领域、背景与文化:社会认知领域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冉玉霞;学校教育中的惩罚与学生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东;论诚信观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5 赵雪霞;西方道德教育模式的比较:正义与关怀[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戴继天;论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的独立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尽晖;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沐守宽;美德形容词评定量表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中建;高校德育系统工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万增奎;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发展与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福坚;加强地理德育教育,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聂明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实践与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晶叶;中学蒙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4 侯晓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春波;论中学生的德育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6 付广娟;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整合[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罗卫国;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学德育状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韩玉彬;新时期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对策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刘树船;中美两国学校德育教育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10 彭华;中学艺术特长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20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020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0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