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计划 课程开发模式 任务分解 学习迁移
【摘要】:文章从问题求解和可操作性两个方面,对目标模式、结构模式等六种课程开发模式进行了综述与评价。提出了一个基于目标模式的任务分解课程体系设计方法,从学习迁移的角度分析了该方法是一个知识、方法、问题的三维认知图式构造过程,从而说明了它的科学性、合理性。
【作者单位】: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计划 课程开发模式 任务分解 学习迁移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一、综述与评价首先要明确一些基本概念,与本文相关的研究都属于课程开发研究领域。课程开发,又称课程设计或编制,是指根据教学目标,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开发、编写、编辑、评价课程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体系,反映的是课程产生的全过程,是产生一个完整课程方案的全过程,而课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梅艳;;课程开发的批判模式及其评价[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2 张相学;;从“课程开发”到“课程理解”——现代西方课程模式的演化轨迹与当代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3 汪霞;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及其特点[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4 汪霞;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及其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5 史学正,徐来群;施瓦布的课程理论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6 安德华;肖艳梅;;旨在培养科学家的教学理论——重读布鲁纳《教育过程》[J];职业圈;2007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红艳;基于就业导向的职业学校课程开发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秋婵;;《安徽地域文化》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2 邓俊超;郭礼智;;农村幼儿园混龄课程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3 张蕊;;浅析《泰勒原理》产生的背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4 赵小青,孙凤梅,宋敏,王立华,李为人,潘进;大学物理学习成绩评价方式多样化的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5 赵景春;;构建教师行动教育中的实效性课程体系——以教学课例为载体的继续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范兆雄;论美国课程研究方法的主流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7 熊和平;课程:从"圈养"到"游牧"再到"传记"[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8 刘育锋;论职业导向的职业技术课程开发模式──美国职业技术课程开发方法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9 马云鹏,吕立杰;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与倾向——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设计者的访谈[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4期
10 辛涛;王烨辉;李凌艳;;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测量:框架与途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洁;;泰勒原理与“校本课程”的建构[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伍玲婵;汪洋;曾垂凯;;新时期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教育目标定位探析——以新东方教育集团为例[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凯文娟;;基于泰勒原理的我国职业教育课程问题与对策浅析[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韩冬雷;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施策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岩;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改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宫成刚;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陶振琴;项目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唐爱琴;高一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衔接与具体做法[D];苏州大学;2010年
9 李红梅;“教”与“练”的有效管理[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刘燕芬;中学教师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中的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晓东,赵琼;论职业教育的新取向及其实践意义[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曾庆龙;布鲁纳直觉思维思想初探[J];高师函授学刊;1995年03期
3 王军;;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探析中职物业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J];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4 顾书明;论作为校本课程理论源流的几种课程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2期
5 王昆欣;;论职业教育是振兴中国经济的重要手段[J];教育与职业;2006年23期
6 高振强;俞瑞钊;段丽华;吴淇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与教学体系研究(二)[J];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张布和;分析维果茨基的智慧发展思想[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郑娟;;简论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02期
9 汪霞;课程开发:含义、性质和层次[J];教育探索;2003年05期
10 赵志群,赵丹丹,弭晓英;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回顾[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凌红;杨秋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探索[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琼;;关于科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2 陈焕文;;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2期
3 韩冬;;优化高校人才培养计划 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11期
4 吴勇;;从教学计划到人才培养方案转变的隐性教育指向[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石骏;;对构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33期
6 万玺;应晓跃;白栋;李强;;企业家特质视角下的经管类人才培养方案构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7期
7 孟繁红;吴晓莉;;中俄教师教育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异同[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冉进财;米金科;;刍议高校教学服务过程[J];江苏高教;2006年03期
9 王烟军;许杰;;努力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办学特色[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10 陶蓓;;职业教育DACUM课程开发模式的探讨[J];世界教育信息;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国杰;龚少军;;适应国际竞争的高职航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研究与实践[A];2006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6年
2 宋起超;葛洪军;;技术应用型本科模式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和实践[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3 周绿林;蔡小霞;余悦;刘石柱;李君荣;;医疗保险人才培养方案探索研究与实践[A];第六届全国医学院校医学相关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暨卫生事业发展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家奎;张超;强巴央宗;刘斌;米玛顿珠;;西藏高等动物医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探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柯长青;王结臣;刘永学;;GIS专业人才培养:传承与创新[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6 赵宇宁;刘卓;朱志伟;李涛;宋哈娜;;论“基础、创新、特色、人本”的创新人才培养原则[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7 宋起超;叶树江;;21世纪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宽口径培养模式研究[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C];2008年
8 周宜红;;培养英才,科教兴电,服务社会[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王诗颂;;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与实践[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于建群;张强;孙裕晶;;“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郭萍 通讯员 金声;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优三强”促就业[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记者 谈洁 实习生 崔瑜;作秀还是挤水分?[N];南京日报;2009年
3 主持人 程熳;面向市场,培养人才[N];黄石日报;2010年
4 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朱建华;我省独立学院获国家级奖项[N];湖北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陈颖;课程设置接受“市场指导”[N];贵阳日报;2007年
6 梁光义;关于我院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管理的思考[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7 陈运军;徐州空军学院人才培养与部队训练“共振”[N];解放军报;2007年
8 王乾 通讯员 张秀霞;以需求为导向 提高人才培养适用性[N];中国建设报;2007年
9 李珂;我省三所高校五个专业入选[N];福建日报;2008年
10 李胜新 张道兵 王春生;创新教育模式培养“三能”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言伟;基于P2P网络节点上下文的任务分解和调度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王东光;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系列课程综合改革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3 杨翠蓉;小学数学专家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贺泽;船舶协同设计及智力资源配置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5 马巧云;基于多Agent系统的动态任务分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赵仲秋;基于模块神经网络和流形学习的模式识别中若干高复杂问题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王伟;网络化制造环境下PDM系统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8 何玉安;基于本体的制造网格任务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9 骆天庆;基于实践目的的中国景观专业生态教育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李盘靖;远程协同故障诊断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泽君;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切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魏燕;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动漫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朱永江;新建地方工科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望;用分等级增强型学习方法完成神经网络任务分解[D];四川大学;2004年
5 李龙;制造企业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任务自动分解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任彦军;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施新“课程方案”现状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颜铁军;高师音乐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钟鸣;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贾静;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陶晓艳;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033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033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