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法制意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法制意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网络游戏作为一项新兴的文化产业,已成为一支规模可观的产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丰富和满足了群众的娱乐生活需求。如何让青少年在依赖中学会正确对待,培养其积极健康的法制意识,这一日益凸显的问题正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希望不仅能够提出一些预防和消除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此方面消极影响的建议,而且能够就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作出一些系统性的研究,提出正确引导其对青少年积极影响的建议,这也正是本课题的选题意义所在。希望可以指导家庭学校正确对待青少年使用网络游戏的态度,为政府相关部门准确、全面评价网络游戏的作用,制定相应的游戏管理政策,严格控制游戏设计中过多的违规成份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文献法、调查问卷法、辩证统一法。在总结青少年参加网络游戏状况的基础上,调查和分析社会各界对网络游戏的爱恨情仇,在对青少年访谈和问卷调查中总结网络游戏对其造成的影响,尤其是网络游戏对他们法制意识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在基本掌握和了解了青少年参与网络游戏和网络游戏对其法制意识造成的潜移默化的熏染状况后,结合我国国内法制社会建设和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复杂环境,就如何科学发挥网络游戏的优势以优化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提出相关具体的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网络游戏 青少年 法制 意识
【学位授予单位】:温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1;F4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一 导论9-12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0
- 2 研究现状分析10-11
- 3 研究思路与具体结构11-12
- 二 青少年参与网络游戏的现状及社会效应12-18
- 1 青少年参与网络游戏的现状12-15
- 1.1 青少年参与网络游戏状况及其多元因子分析12-13
- 1.2 青少年参与网络游戏的类型及其多元因子分析13-15
- 2 网络游戏产生的问题及相关社会评价15-18
- 2.1 青少年参与网络游戏产生的问题15-16
- 2.2 社会对网络游戏的相关评价16-18
- 2.2.1 网络游戏流毒无穷所存在的“斑斑劣迹”16
- 2.2.2 网络游戏时势造就所彰显的“款款优势”16-18
- 三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法制意识的双重影响18-23
- 1 青少年法制意识的反映特征及水平18-19
- 2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法制意识的消极影响19-21
- 3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法制意识的积极影响21-23
- 四 网游时代优化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路径探寻23-31
- 1 改善开发思维,营造法制氛围23-24
- 2 把好政府审批,加强网游监管24-26
- 3 开展普法教育,,提高网络素养26-28
- 4 加强家庭引导,优化成长环境28-29
- 5 开展救助行动,敲响法制警钟29-31
- 五 网络游戏中法制教育的创新思考31-37
- 1 网络游戏企业法制文化建设的创新31-33
- 1.1 企业法制文化涵义31-32
- 1.2 网络游戏产业建立法制文化的依据32-33
- 1.3 网络游戏产业法制文化建设的新要求33
- 2 法制教育游戏产品的创新开发33-37
- 2.1 教育游戏的涵义33-34
- 2.2 教育游戏开发应用的现状34-35
- 2.3 法制教育网络游戏开发的前景35-37
- 六 结语37-38
- 注释38-40
- 参考文献40-42
- 附录42-46
- 致谢46-47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燕婷,宋汉林;网络传媒与青少年违法行为探微[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郑燕;李宏汀;葛列众;;城镇中小学生网络心理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3 娄章胜;袁校卫;;网络游戏情景下青少年学生角色架构的理性认知及实现策略[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年06期
4 金诚;网络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J];公安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韩慧华;;网络游戏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负面影响的分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汪斌;;网络游戏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7 刘雪,胡敏洁;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谭文芳;;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之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3期
9 胡海燕;余洪;;网络游戏对高职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分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张琪;陈琳;;教育游戏发展的思考——从当今网络游戏的火爆谈起[J];教育信息化;2006年1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猛;互联网使用、自我认同与青少年心理健康[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胡海龙;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攻击性倾向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才源源;青少年网络游戏者的心理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吴静;暴力游戏对青少年攻击性倾向激发作用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439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043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