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文献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7-10-16 20:33

  本文关键词: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文献研究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流动儿童 教育 研究


【摘要】: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很多不同领域的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为脉络,对1996年以来学术界对我国当前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从演进逻辑、研究范式、学科观察等进行了归纳和剖析,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流动儿童 教育 研究
【基金】:周国华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绩效评价与体制创新研究(10BJY01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从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以来,党和国家对于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的建设的重视有一个新的高度,其中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着力点就是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翼,风笑天;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新群体——论流动儿童所面临的畸形社会化[J];当代青年研究;2003年01期

2 梁晓燕,章竞思;流动人口子女人格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20期

3 段成荣,周皓;北京市流动儿童少年状况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1年01期

4 赵娟;流动儿童少年学习困难的非智力因素分析——多次转学经历的个案研究[J];青年研究;2005年10期

5 曾守锤;李其维;;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问题及解决办法[J];心理科学;2007年06期

6 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续)[J];青年研究;2001年09期

7 刘潇潇;;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之法理分析[J];法学杂志;2006年04期

8 罗建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教育科学;2002年04期

9 范先佐;“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财政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经济;2004年04期

10 张秋凌,屈志勇,邹泓;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调查——对北京、深圳、绍兴、咸阳四城市的访谈报告[J];青年研究;2003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莉;流动儿童社区教育:参与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陈瑞丰;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法律思考[D];苏州大学;2005年

3 杨素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冯帮;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宗明;流动儿童权利保护立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6 赵向利;流动儿童社会化状况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金宇碧;常州市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的个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邓丽洁;无锡市流动儿童权利保护体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艳涛;;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2 周佳;“自助安置”与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的扶持[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3 张利洪;刘洲;;刍议“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宋月萍,谭琳;论我国基础教育的性别公平[J];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02期

5 徐兴东;蓝华荣;;和谐教育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经[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江立华;鲁小彬;;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冯绮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06期

8 蒋国河;闫广芬;;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现状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9 雷万鹏;从多元需求看流动儿童教育政策选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庞桥;;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缺失问题与关怀体系建设[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毅杰;梁子浪;;试析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困境[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2 陈宜安;杨孔炽;;走向社会公平与和谐的现实之路──兼析福建省终身教育立法的内容特点与意义[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阳荣威;;和谐社会视野下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救助[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田凌晖;利益关系的调整与重塑[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4 严征;农民工子女健康和行为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张利萍;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玲慧;论上海边缘社区的和合发展[D];同济大学;2006年

7 李孜;贫困地区外出打工群体(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需求与服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李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石绍宾;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吴宏超;我国义务教育有效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兆宇;制度与稳定[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伟梁;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潘海燕;民工小学的社会学分析[D];安徽大学;2004年

4 许尤佳;城市化进程中的教育供需结构调整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朱娟;透视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现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红燕;流动儿童学校生存与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云江;西部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8 代燕春;苗族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资源状况的个案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邓凯;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献碧;浙江省教师带寄宿生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向龙;对流动人口管理、教育、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2 庄秀琴;;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2期

3 杜亚娜;;“三农”遭社会排斥的产生根源及应对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4 张海霞;社区教育驱动模式之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1期

5 杨东平;;从权利平等到机会均等——新中国教育公平的轨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6 段成荣;北京流动人口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7 张利洪;刘洲;;刍议“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张人民;由“棚户学校”引发的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周作翰;张英洪;;当代中国农民的受教育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许克祥;;基于委托代理的公共权力治理分析[J];长江论坛;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胥英明;中国主要社区教育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李伟梁;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罗程远;北京市打工子弟就学问题透视[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李征;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红燕;流动儿童学校生存与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杜君英;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瑞丰;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法律思考[D];苏州大学;2005年

8 王莹;对城市中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状况的考察与分析[D];郑州大学;2005年

9 柳青;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之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刘伟;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桂珍,陈艳梅;城市流动儿童健康成长问题探析[J];南方人口;2004年01期

2 邹泓,屈智勇,张秋凌;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求调查[J];青年研究;2005年02期

3 周皓,章宁;流动儿童与社会的整合[J];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04期

4 谢维和;论教育科学的普及[J];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5 张楚廷;教育科学作为科学[J];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6 段成荣,梁宏;我国流动儿童状况[J];人口研究;2004年01期

7 ;完善社区教育 促进流动儿童入学[J];中国民政;2000年06期

8 龙承建;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与义务教育制度改革[J];江西教育科研;2003年10期

9 ;当儿童快乐地玩耍时,受益的是整个世界[J];社会福利;2010年04期

10 胡涂;“客串”与教育科学的发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杭燕;高志良;;余杭区瓶窑镇流动儿童管理的经验总结[A];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6年

2 刘道东;吴瑞云;;论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A];推动律师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议暨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胡心怡;申继亮;;流动儿童未来取向特点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潘梅妹;刘汉梅;李解珍;;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难点与对策[A];第七届中日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元永虎;李莲花;;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A];吉林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彦峰;秦金亮;何海波;;流动儿童的文化自尊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吴爱兰;吴美忠;王光铨;李霞明;;东阳市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状况调查[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九卷 预防分卷)[C];2006年

8 王毅杰;梁子浪;;试析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困境[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韩世强;;流动儿童:新法背景下的不公如何救济[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10 李芷若;刘杨;方晓义;;北京市中小学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若葵;流动儿童为何上学难[N];中国妇女报;2003年

2 曹丽娟 刘涛;给流动儿童一个稳定的课桌[N];中国妇女报;2004年

3 王博;灵台县建立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机制[N];平凉日报;2008年

4 记者 李树军;我市建立第一所流动儿童之家[N];朝阳日报;2008年

5 记者 田宏杰 赵t熻,

本文编号:10447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0447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e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