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日本社会教育:发展与改革

发布时间:2017-10-22 04:08

  本文关键词:日本社会教育:发展与改革


  更多相关文章: 日本 社会教育 发展 改革


【摘要】:社会教育有别于根植在大众内心的学校教育,虽起步较晚,但却是维系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日本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代表,尤其重视社会教育方面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在二战后,社会教育对日本经济的快速腾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研究日本社会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与改革措施势必会对我国的社会教育发展有所裨益。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日本 社会教育 发展 改革
【分类号】:G531.3
【正文快照】: 在处于相对和平时代的今天,教育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着重考量和重点发展的对象,在这其中,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的社会教育也逐渐被人们重视并大力普及。但是,在各个国家,,人们对于社会教育的理解和定义还不尽相同。例如,在我国,社会教育被定义为:面对整个社会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凤云;;浅谈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的各自优势及整体性[J];才智;2011年22期

2 周石;;克拉玛依区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发展探讨[J];克拉玛依学刊;2011年04期

3 徐景彩;;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认识——基于“药家鑫事件”[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7期

4 刘保兄;;论河南近代社会教育[J];教育评论;2011年04期

5 郑周;;近10年关于民国社会教育的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动态;2011年04期

6 周慧梅;;域外观念与中国学制变革——基于20世纪30年代“社会教育制度建设”的考察[J];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7 李明达;郭靖;;试论“三位一体”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史天生;;浅谈中国的社会教育问题[J];改革与开放;2011年18期

9 张鹏飞;陈遇春;;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基本经验和当代价值——基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视角[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6期

10 张瑛;;浅谈校外素质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静;;与市民生活同步——上海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彭康清;;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3 韦树怀;;构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三结合[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4 迟萌;;学生素质教育的整合——加拿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特点及启示[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蒋莉;;浅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6 王雷;;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史[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7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创新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8 李永贤;;俞庆棠的民众教育思想与实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熊焰;;清末和民国时期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历史回顾与评价[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张腾霄;;抗日根据地教育的地位与作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和军;社会教育要从大人抓起[N];科技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孟知行;84%成长空间在校外[N];解放日报;2007年

3 王尧;“首届两岸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开幕[N];人民日报;2007年

4 汪大勇;首届两岸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举行[N];光明日报;2007年

5 李玉兰邋汪大勇;感受共同的文化之根[N];光明日报;2007年

6 记者 姜晓凌;社会教育,尽快从“补缺”转向“挖潜”[N];上海科技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裴道明 实习生 高晓娟;我市首届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开讲[N];湘潭日报;2007年

8 记者 杨红英;我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喜捧中国社会教育最高奖[N];大同日报;2008年

9 赵秀红;创意产业呼唤青少年创意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廖英富;学校德育应与家庭、社会教育配合[N];江西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研;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的社会教育[D];四川大学;2007年

2 卢德生;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申国昌;守土经营与模范治理的双重变奏[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才林;“作新民”、“唤起民众”[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常国良;近代上海商业教育研究(1843—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崔玉婷;邹平教育模式与延安教育模式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曙明;宁夏近代教育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8 张淑燕;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现实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关松林;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江平;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述评[D];湘潭大学;2006年

2 黄国庭;江苏公立民众教育研究(1927-1937年)[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高巍;当代中日学校德育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4 张王勇;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冯绮云;我国目前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卫华;山东根据地的社会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宋嘉;论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实施的奴化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林海玲;中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比较[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吴晓伟;民国时期社会教育的发展嬗变及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马海杰;论梁漱溟的教育思想[D];河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76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076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0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