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如何开展有质量的教育科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5 23:18

  本文关键词:如何开展有质量的教育科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科学研究 研究方法 科研管理 问题 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提升教学的质量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若想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不仅要注重实践,还应该加强研究,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制度创新。文章立足于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我国教学科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展有质量的教育科学研究的对策建议。
【作者单位】: 山东协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526.3
【正文快照】: 自1985年,我国致力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科研也获得了长足发展,科研机构不断完善,研究经费投入不断加大,相应的学科建设和研究成果也较为瞩目,但是同时也暴露出众多问题,例如在选题质量、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和技术运用等方面,本文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焦建利;贾义敏;;学习科学研究领域及其新进展——“学习科学新进展”系列论文引论[J];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2 魏顺平;袁松鹤;孙鸿飞;;2010年度中国教育技术、远程教育研究领域热点术语[J];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3 桑锦龙;;为教育政策提供证据——当前英国教育政策研究的特点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4 丁玉祥;杭巧;;规范科研管理 推进科研创新 追求科研实效——区域性教育与科研管理实践和方法创新经验[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华;;2010-2011年度国际远程教育专业期刊研究热点追踪[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杨南昌;刘晓艳;曾玉萍;李晶;;学习科学的方法论革新与研究方法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3 焦建利;贾义敏;;真实境脉中的学习研究与教育变革——学习科学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J];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4 卢立涛;梁威;沈茜;;我国学习科学研究述评——基于20年的文献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28期

5 林才英;;学习科学概念研究概述[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年07期

6 曹东云;谢利民;;新课改以来课程与教学研究知识增长方式的探究——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7 周柏春;孔凡瑜;;我国教育政策的进路探究[J];教育评论;2015年04期

8 任友群;詹艺;;国内外学习科学领域建设、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科学;2013年02期

9 丁念金;;学习学:发展历程、时代境遇及展望[J];中国教育科学;2013年02期

10 王曦;俞晓东;章潘彪;;杭州市区、县(市)“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中期评估与分析[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冉源懋;从隐性生存走向软性治理[D];西南大学;2013年

2 张正严;中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演变研究(1949-2011)[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宋伟杰;Web2.0与云计算技术支持的协作学习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2 漆涛;什么样的学习最有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宏敏;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课程设计与开发[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4 张欣;英国学前数学课程标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5 范雅琳;《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国际共享与协同学习的设计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刘攀;英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变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格特·比斯塔;赵康;;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中的证据和价值[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1期

2 赵健;郑太年;任友群;裴新宁;;学习科学研究之发展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3 曾天山;;如何开展有质量的教育科学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4 王文静;;基于设计的研究:教育研究范式的创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2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光;;工科研究生培养浅谈[J];科技信息;2010年10期

2 叶奕芳;;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03期

3 余太和;学习研究方法 培养研究能力——谈大学生科学研究的若干问题[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常正霞;;高师院校科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甘肃农业;2006年02期

5 裴江红;唐川林;何国旗;谭艳萍;;科学研究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作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刘一;王晓宇;韩斌;徐新阳;;关于科学研究队伍岗位设置、聘任与管理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0年01期

7 徐明明;;论科学研究思路[J];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8 郎全发;王云飞;张建东;;论社会科学研究应秉承的责任精神[J];兰州学刊;2014年03期

9 周汉昌;创新——科学研究中的一个永恒主题[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S1期

10 石林;教学与科学研究是高校学报的基本属性[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静;刘友学;魏光辉;;我国科学研究的现状浅析[A];首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马筱兰;;跳高科学研究现状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4年

3 严建新;王续琨;;论科学研究的微观动力[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上)[C];2005年

4 唐丽;;科学研究中心理因素的作用[A];“中国工程技术哲学的繁荣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高峰论坛暨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5年年会会议交流材料[C];2005年

5 李勇;陈玉林;;V.布什报告与美国战后科学研究信念的建构——从科学研究信念史的视角解读《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6 潘际銮;;二十一世纪焊接科学研究的展望[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7 张一枝;;《新工具》:探索的典范——培根科学研究思想管窥[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彤;研究型大学科学研究的组织化[D];山西大学;2006年

2 于洋;关于科学研究禁区的哲学思考[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565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2565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7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