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
本文关键词:流动人口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
【摘要】:目的了解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方法对江苏省江阴和张家港市流动人口集中居住点、企业和集贸市场等地抽取的1 097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 097名流动人口的心理异常发生率为18.0%;流动人口躯体化因子得分低于3省区正常人群(P0.01);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3省区正常人群(P0.01);典型外向和典型内向组流动人口躯体化因子得分均低于3省区常模(P0.05);典型外向组流动人口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3省区常模(P0.05);典型内向组流动人口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高于3省区常模(P0.05);典型高神经质和典型高精神质流动人口9因子得分均高于3省区常模(P0.01);典型低神经质组除恐怖因子外,其他8因子得分均低于3省区常模(P0.01);典型低精神质组流动人口躯体化和偏执因子得分均低于3省区常模(P0.05);流动人口心理正常者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和社会支持总分均高于心理异常者(P0.01);高社会支持组流动人口躯体化因子得分低于3省区常模(P0.01),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3省区常模(P0.05);低社会支持组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他8因子得分均高于3省区常模(P0.01)。结论流动人口的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能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单位】: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公共管理系;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处;南京人口国际培训中心;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07SHB005) 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重点项目(2007LZ023)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support for ordinary people were higher than abnormal people(P0.01).The somatization score for high social support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orm in the three provinces(P0.01).The score of anxiety,photic anxiety,and psychoti-cism were all higher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少梅;徐涛;王雁;朱广瑾;;三省区10052名正常成年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及与1986年常模数据的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2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小立;王玲;关念红;叶明志;张晋碚;陶炯;张明;;不同性别心理咨询师培训学员心理行为特点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振武;;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流动人口[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2 于洪军;失地农民心理与思想政治工作[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李刚,龙云芳,詹承烈,李昌吉;纺织噪声对作业人群心理状况影响的研究[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1年02期
4 郑宏志,陈功香;社会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张泉水;刘晋洪;陈家建;黄晓宇;张秀芬;;深圳市外来工心理卫生服务需求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6 刘金光;于艳华;克纳新;;老年人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7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年02期
8 何朝阳,孔凡莲,肖霞;云南晋宁县农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5年03期
9 姚远,陈立新;老年人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人口学刊;2005年04期
10 孙崇勇;;东北地区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坤;;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心理健康促进策略[J];学苑教育;2011年16期
2 成云;;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封三河;;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4 李佳;;关于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研究[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5期
5 赵丹;王亚南;;进城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概述及其对策[J];考试周刊;2011年58期
6 潘月明;;我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缓解对策——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3期
7 邹涵;;社会阶层背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教育;2011年03期
8 何志芳;曾晓青;;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点的相关研究[J];农业考古;2011年03期
9 姚桂雪;;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综述[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14期
10 吴小绒;;广东省4~6年级小学女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基础教育参考;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波;詹丽萍;董莉萍;杜瑞红;;北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吴守良;;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娟娟;张万军;李杰;郑睿智;冯晓明;黄芬;;安徽省某地区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4 启明;;师范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5 俞少华;张亚林;;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刘兵;陈建红;李媛;吴海亮;;四届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纵向分析[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周继重;宋彩玲;;1049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林英;;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9 陈华;宋月丽;;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杨巍峰;;对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测查研究[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江泽丰;流动人口可据积分享公共服务[N];中山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赵婀娜;教学中的“踢猫”要不得[N];人民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项开来邋葛如江;农民工集中地义务教育负担沉重[N];经济参考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赵福中 通讯员 孙妤 徐忠田;流动人口学校,,还让它存在多久?[N];工人日报;2005年
5 陶韬;浔阳区为流动育龄人群“送健康、送政策”[N];九江日报;2007年
6 通讯员 龚群峰 金佩庆;义乌流动人口儿童入学不再难[N];浙江日报;2000年
7 申保珍;保障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义务教育[N];农民日报;2007年
8 崔霞;流动人口集中地建经济型学校[N];深圳商报;2004年
9 北京市大兴区行知新公民学校 李勇;浅谈学校后勤工作的细化管理[N];天津教育报;2008年
10 全祥邋车玉茹 卢育红;宣武计生协广外分会青春健康教育进社区[N];北京社会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雷鸣;PTSD大学生的认知情绪特征与心理复原[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李坚;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盛仁;基于人口流动的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肖e
本文编号:1274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2748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