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协同理论视域下的德育网络构建

发布时间:2017-12-11 17:07

  本文关键词:协同理论视域下的德育网络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协同理论 德育网络 构建


【摘要】:依据协同理论,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构建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要素在不同时期内分别作为序参量主宰着德育网络。引入协同理论,可以关注学生道德自然发展的不同阶段,从而分阶段性地在三个要素中选择合理的序参量,实现各层次阶段自组织运动的过渡,最终实现德育网络的有效构建。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受社会价值取向“标准化”和学校德育“书本化”的影响,学生在当前的社会、学校和家庭中,仅仅是作为道德生活的“旁观者”或“局外人”存在,不能真正地融入到现实的道德生活中去,由此导致其在道德生活或社会学习方面滞后。在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要素之间,德育在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车广吉;丁艳辉;徐明;;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德育体系——尤·布朗芬布伦纳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李国榕;宋尚桂;;评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J];齐鲁学刊;198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莉;推己及人与角色扮演——道德意识的个体发生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陈华;;高校德育中的讨论法教学探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钱伟量;皮亚杰“儿童自我中心主义”概念评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杨清华;;协同治理与公民参与的逻辑同构与实现理路[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廖小平;张长明;;论涂尔干道德教育论及其主要特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陈丽;;图书物流成本与物流模式演化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06期

7 赵玉红;瞿鸿雁;;感恩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郭芙蓉;;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享受价值[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许朝民;;高校学生工作中开展道德教育的方法探讨[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李连友;罗嘉;;我国金融监管协同机制分析——基于协同学的角度[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鹏;;基于自组织系统观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型构建[A];基于全球视角的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六届亚洲年会论文集(中文部分)[C];2007年

2 黄绳;;建筑的时代性与建筑的科学性[A];2005年度山东建筑学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3 肖文涛;;协同治理:服务型政府的治道逻辑[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毅;黄河梯级水库水电沙一体化调度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刘玉东;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资源配置与结构演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张延平;区域人才结构动态适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郭琴;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并购的网络协同效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鄢飞;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同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6 林更茂;建构现代和谐社会伦理秩序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毅;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协同体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平;空间自主在轨服务航天器近距离操作运动规划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何继龄;传统人生礼仪仪式与古代个体品德培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永杰;中国电力与电煤市场协同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峰;高校全方位德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悦;生态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孙政庭;高中学校开展自主性学生活动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郑海燕;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易银辉;公务员自律与他律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陈云;构建《哈利·波特》第二世界的细节描写艺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张香云;中学生道德体验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珏子;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的道德宽容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李安祥;地方高职学院学生社团建设的调查、问题与途径[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10 李想;生产单元化自治管理的模式与机制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伟;论技术理性时代"完善的人"的消解及其对教育的负面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文灿;;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08年04期

2 陈艳;素质教育中德育改革新思路的构想[J];教育探索;2002年06期

3 李红琼;李小芳;;构建立体化德育网络,促学生品德素质提高[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任娟;;有效发挥生成课程构建过程中教师的作用[J];文教资料;2007年33期

5 李强;;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及应对策略[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01期

6 谢江华;建立德育网络的“钢铁长城”——网络的负面影响与德育网络的构建[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4年03期

7 罗兴武;;形成教育合力 重在“三个协同”[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高锦辉;在澳门地区建立德育网络的看法与建议[J];基础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9 汤湘军;构建德育网络,加强德育工作[J];湖南教育;2002年05期

10 ;建立“三结合”德育网络 促进学校德育工作[J];广西教育;1996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维;吴家鹏;;中国教育发展与教育公平的协调度研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永s,

本文编号:1279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279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b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