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制度的基本矛盾探析
本文关键词:教师资格制度的基本矛盾探析 出处:《教育导刊》2011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资格制度 入门性 发展性 统一性 差异性 基本矛盾
【摘要】:入门性与发展性矛盾、全国统一性与地方差异性矛盾构成了教师资格制度的两组基本矛盾。定位于入门性资格,易于操作,制度实施更有效率,但只规定教师准入的最低"门槛",降低了制度的有效性,且一次认定、终身有效的单一合格制证书模式不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定位为发展性资格,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但增加了制度实施成本,违背了制度的效率性原则。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证书,有利于教师的合理流动,增强了证书的权威性,但忽视了各地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违背了制度的公平性原则;若照顾地方差异性,则不利于教师的流动,并降低制度的权威性。制度的有效性是处理两组矛盾的基本原则。
[Abstract]: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int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national unity and local difference constitutes the two basic contradictions of teacher qualification system. It is located in the introductory qualification, easy to operate, and more efficient to implement the system. However, only the lowest threshold of teachers' admission is stipulated, which reduc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ystem, and determines that the single certificate model, which is valid for life, is not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Positioning as developmental qualification helps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but it increases the cost of system implementation and violates the principle of institutional efficiency. A unified national teacher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is conducive to the reasonable flow of teachers. Enhanced the authority of the certificate, but ignore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various places, contrary to the fairness of the system principle; If the local differences are taken care of, it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flow of teachers, and reduce the authority of the system,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ystem is the basic principle to deal with the two groups of contradictions.
【作者单位】: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2011年1月上半月教师资格制度(又称“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从事教师职业者所应具备的条件或身份的一种强制性规定。〔1〕教师资格制度因其在保证教师质量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可替代作用,已成为教师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2〕我国于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潘胜寒,赵瑞情;关于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政策评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李国庆;李雯;;构建我国教师资格分级别认定制度的探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3 俞启定;;教师资格再认证问题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4 姚琳;;关于我国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几点思考[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5 李子江;张斌贤;;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建设: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6 王奇;关于中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几点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S2期
7 陈向明;;教师资格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Z4期
8 李广平;从国际教师资格制度的发展趋势看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完善[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密;金治中;;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的目标模式——政府与市场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陈祥明;发展知识经济与制度创新[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3 贺一耕;制度创新与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许昭敏;熊健;;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8期
5 李瑾;;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农村宅基地制度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1期
6 刘喜广;刘朝晖;王福强;王迎宾;;农村土地流转的新制度经济学解读[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7 向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再创新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8期
8 王宏杰;;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9 范仓海;唐德善;;中国水资源制度变迁与动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10 韩立达;程学莉;;我国征地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燕春;;论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冯先宁;;消除劳动力歧视,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顺利转移[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李振宇;;加强中介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探讨——注册会计师行为约束机制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陈华兴;;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90年的基本历程和主要经验[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6 卢效坚;赵佩华;;福建省永定县专项资金建设新农村的经验——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7 竺乾威;;政府管理创新与蓝色经济区建设[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8 李忠旭;;小树莓大战略:沈阳市树莓经济区发展对策探析[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9 王懂棋;;政府创新的路径分析[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10 徐传谌;廖红伟;;制度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审视新制度经济学[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连章;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璇;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规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单海源;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琼;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王代诚;农信社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争波;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杨松坤;农户林地流转行为实证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7 张弛;中国学位授权制度变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周由明;建立中国大学校长问责制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徐伟红;我国家族企业内部信任机制的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陈银;金融危机的货币哲学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翠航;美国教师资格认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2 吴志功,陈英霞,王显芳;世界教师教育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教师资格证书方案设计[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3 谢安邦;完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推动师范教育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4 鲁素凤,杨建华,沈惠君;我国教师资格有效性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5 李国庆;李雯;;构建我国教师资格分级别认定制度的探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6 叶澜;创建上海中小学新型师资队伍决策性研究总报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1期
7 吴全华;意义与问题——对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解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严望良;职业资格制度的国际借鉴思考[J];上海综合经济;2002年07期
9 王森;;关于教师资格制度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年03期
10 周奇;新世纪教师专业素质初探[J];教育探索;200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尹志梅;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的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春晖;;浅议建立特教教师资格制度[J];科技资讯;2011年15期
2 黄知荣;教师资格制度刍议[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黄知荣;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的保障机制初探[J];咸宁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4 倪花;教育成败 系于教师——“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指导用书”简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于素红;;上海市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06期
6 吴侃;;第二届教师资格制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J];教师;2008年06期
7 高爽;;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教师教学实践环节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10期
8 王毅磊;;我国教师资格制度:问题与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9 杨瑾;余艳;;中国首届教师资格制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国际学术动态;2005年06期
10 宋晓曦;李雷;;我国现行教师资格制度存在的问题[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钟善桐;;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介绍[A];庆贺刘锡良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暨第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2 张圣兵;;就业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机制构建[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董杜骄;;论环境权的法律本质[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4 张士波;王红雨;;谈谈铁路罐车容积计量检定系统质量体系文件的统一性[A];国家铁路罐车容积计量站建站2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杨正泉;;华语播音的统一性与多样性[A];聚焦世界华语播音[C];2004年
6 张晨强;;关于绿色文化的思考[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朱宝昌;石瑞珍;;建设规范、统一的科技期刊评价方法[A];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第7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曦;;论我国《环保法》的修改与政府环境保护公共职能的统一性[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9 武晟;;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三个“统一性”[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10 轩传树;;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构建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整体思路[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雷鹰;我省实施教师资格制度[N];江西日报;2002年
2 记者李遥;我省实行教师资格制度[N];河北日报;2003年
3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王柯敬;消费与节约的统一性[N];人民日报;2005年
4 记者 翟帆;教师资格制度开始全面实施[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教育部部长 陈至立;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王 晖;把好“入口”高校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N];河南日报;2004年
7 袁桂芳;追求品牌的统一性[N];中国质量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温红彦;教师上岗须持证[N];人民日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袁新文;新世纪怎样把住教师“入口关”[N];光明日报;2001年
10 记者 马效军;当教师要有“证”[N];甘肃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尚建飞;自然之性与善的理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富胜;后形而上学视野里的社会理性[D];吉林大学;2007年
3 林成琳;统一性传播理论[D];吉林大学;2007年
4 侯传文;话语转型与诗学对话[D];四川大学;2004年
5 照日格图;直觉与创造[D];吉林大学;2009年
6 郑秀英;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Cecilia Gulyas(邢淑仪);中医整体观念与波动、共振现象相关性的探讨[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8 连遥;道教生命观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冯务中;网络环境下虚拟与现实关系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10 仝联勃;人的世界的三重维度:符号、意义与文化[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群;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问题和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米溢;中日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赵凤娟;中美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芳;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0年
5 蓝汝英;关于我国普通高校教师资格制度的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6 朱玉瑾;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7 袁安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重构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
8 陈艳茹;中国近代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付超慧;我国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资格制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10 彭红莉;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64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364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