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从认识论到生存论:教师发展的新取向

发布时间:2018-01-02 02:10

  本文关键词:从认识论到生存论:教师发展的新取向 出处:《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认识论 生存论 生存智慧 生命关怀 自我更新


【摘要】:传统教师发展是以认识论为取向的。这种取向,主要以客观能力为目标、工具理性为内容、外部培训为路径,容易忽视教师作为独立、完整、丰富的主体生命存在的事实与意义。生存论取向,则与之不同,它真正将教师看作一个独立而真实的生命个体,将发展当作教师生命存在与人生过程,关注教师真实的生存状态与境况,置发展于生存智慧、人文关怀、自我更新之中。从认识论到生存论,教师发展的目标、内容、路径(包括场域),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s based on epistemology. This orientation mainly takes objective ability as the goal, tool rationality as the content, external training as the path, and it is easy to ignore the teacher as an independent and complete. The fac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abundant subject life is different from the existentialism orientation. It really regards the teacher as an independent and real life individual, and regards the development as the teacher's life existence and life process. Pay attention to the real living state and situation of teachers, and develop in the survival wisdom, humanistic concern, self-renewal. From epistemology to survival theory, the goal, content and path of teacher development (including field field). Fundamental changes will take place.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发展是当代教育研究的重点话题之一。长期以来,教师发展常被定位于,通过知识、技巧的学习,尤其是教育教学中要经常运用的教育理论知识、学科知识、教学技能、课堂管理策略等,实现专业素质的提升与发展。这是一种典型的认识论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J];教育研究;1994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汤文曙;马克思历史观的主体视角及其当代价值[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徐振轩,徐叶;海德格尔视野里的现代技术与人类命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刘荣清;马克思现代理性主义人性观的生成——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张传开;必然与自由范畴在近代西方哲学中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魏名国;试论真理的模糊性和精确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颜晓峰;论关系创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陈立新;阐扬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基本视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童庆炳;;毛泽东的美学思想三题[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高嘉社;;传播科技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刘基玫;;对艺术设计问题的几点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李秋群;;西方语境下对庄子的美学误读[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6 陶秀t,

本文编号:1367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367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c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