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视野下的城乡教师合理流动
本文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视野下的城乡教师合理流动 出处:《宜春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城乡教师流动的合理化是我国实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现阶段我国城乡教师流动面临失衡之困。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需正视城乡教师流动失衡之因,构建有效的教师流动合理机制以实现城乡教师流动的合理化。
[Abstract]:The rationalization of the flow of teacher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China, but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flow of teacher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facing the difficulties of imbalance. We should face up to the cause of the imbalance of teachers' mobility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construct an effective rational mechanism of teacher mobility to realize the rationalization of the flow of teacher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思想政治学院;
【分类号】:G522.3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在义务教育得到全面普及的同时,义务教育发展却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群体间受教育机会不均等,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其中城乡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尤为严重。在我国义务教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贾建国;;我国城乡教师流动制度创建的制度阻力探析[J];教育科学;2009年05期
2 陈坚;陈阳;;我国城乡教师流动失衡的制度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Z1期
3 汪丞;;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度——促进校际师资均衡发展的一种思路[J];中国教师;2006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孟令熙;教师流动及其管理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2 朱智刚;非正式制度规约下的教师流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礼;周益霞;;30年来农村教师流动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6期
2 李贤智;;教育公平视野下教师资源配置的反思与建设——兼评日本中小学教师定期流动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3 柴江;;农村教师流失与补充策略[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03期
4 李适;罗超;;论中小学教师合理性外部流动[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5 方芳;涂磊;陈牛则;;对完善县域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政策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任利成;白宪生;鲁锦涛;;竞争性选拔情境中社会网络及其演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03期
7 陈晓芬;;对日本义务教育发展经验的浅析及借鉴[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8 张似东;;建立编制预警机制优化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结构[J];教师;2009年20期
9 贾建国;岳训涛;;城乡教师流动非正式制度阻碍因素和实现路径探析——新制度理论的视角[J];继续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10 张天雪;邓旭;;教师流动问题研究的文本检视[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肖军虎;刘小平;;农村学校“超编”缺教师的问题分析——以山西省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洪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源源;义务教育教师职业城乡分层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安全;一个西部县农村教师结构五十年的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京京;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流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志艳;城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元勋;江西省乐安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华成;红瑶地区乡镇内教师支教工作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苏文静;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朱倪莹;制度变迁理论视域下的教师轮岗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攀;河南省幼儿教师流动现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周春林;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城乡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丁卫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许传军;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制度保障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和武;当前高校教师流失现象探析[J];安庆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2 俞启定;关于人才实行有偿流动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张汉宏;高等学校人才流动探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韩雪枫;;教师流动现象及原因和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黄亨煜 ,高晓塞;人才流动的八大趋向[J];中国人才;1995年01期
6 由莉;发展我国人才市场从发达国家借鉴些什么?[J];中国人才;1995年12期
7 肖新桃;;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对娄底市教师流动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人才;2006年07期
8 闫政富;教师诚信问题探讨[J];辽东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9 王洪斌,张云香;新时期高校人才的流动和稳定[J];大连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10 杨俊辉,屠火明;把握人才流动规律 促进西部大开发——关于“孔雀该向何处飞”的思考[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甄志宏;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冲突与融合——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2 田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3 梁伟年;中国人才流动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阳;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新刚;教师聘用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学健;杨挺;;绩效工资背景下教师流动制度新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15期
2 黎琼锋;;合理化教师流动初探[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2期
3 薛正斌;胡德海;;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实然与应然[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13期
4 薛正斌;;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5 吴蓓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教师流动管理机制[J];江苏高教;1998年05期
6 孟令熙,刘圣福;校长应具备的六种观念——从教师流动管理的角度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7 孟令熙;校长应具备的六种观念——从教师流动管理的角度分析[J];陕西教育;2005年02期
8 钟乐江;;舞动“制度”和“人文”的双色飘带[J];四川教育;2007年10期
9 陈小华;吴汉青;;基于心理契约的教师流动现象分析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20期
10 楚楚;;教师眼中的流动制[J];教育;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桂;;正确面对情绪——合理化情绪训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2 李才平;黄毅峰;;乡镇政府行政成本合理化的对策思考与路径选择——基于对江西3县区5乡镇的实证调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宏玉;;实证学派——刑事政策合理化的发展[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珍珍;田家玮;;3D-CPA评价~(131)Ⅰ治疗Graves′病的应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敖美珠;;医疗耗材的合理化管理[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七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郭景萍;;我国农民闲暇福利现状与合理化构建[A];第二届中国社会工作论坛暨第五次内地与香港社会福利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内地部分)[C];2004年
7 朱毅;张大均;;合理化心理与社会心理承受力[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汤兆云;;我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基本态势及其对策[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杨思芸;李胜前;李林;周乐玲;唐志立;曾友志;;我院临床药师在新药引进中的作用[A];2008年成渝药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闫建强;;浅谈铁路运输合理化[A];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专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仇逸 杨金志;教师流动可试“无校籍”[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周洪宇;教师流动 步伐迈大些[N];团结报;2010年
3 郭文婧;教师流动不能简单化[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教育局 王少华;教师流动既要积极更要稳妥[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王一军;用专业的眼光看待教师流动[N];江苏教育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刘磊;“区管校用”促城乡教师流动[N];中国教育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冯永亮;李和平委员:建立区域教师流动制度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中国教师报;2010年
8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 李伟涛;流动机制设计要真正实现“增值”[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泰州市教育局 戴荣;做好教师流动工作应注意些什么[N];泰州日报;2010年
10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潘少波;正确看待教师流动[N];江苏教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慧英;我国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周堂;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3 竹俊;论创新与经常项目失衡[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蔡承彬;教育型人力资本发展失衡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王后春;克服我国融资结构失衡的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龙新民;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失衡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沈吉仁;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制造企业的物流合理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郎益夫;中国高等教育投资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9 张健康;媒介生态的失衡与调适[D];浙江大学;2006年
10 王健;教学实践理性及其合理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令熙;教师流动及其管理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2 丁卫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苏文静;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力;义务教育阶段山西农村教师流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刘克兴;贫困地区教师流动机制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6 姜涛;吉林市中学教师流动中的问题及改善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勖;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中学教师流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8 高波;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桂梅;论实践合理化与可持续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殷成洁;我国刑罚政策合理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67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367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