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洛杉矶地区信息技术课堂一瞥
本文选题:美国 + 信息技术课堂 ; 参考:《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3期
【摘要】:美国为迎接信息化时代的挑战,非常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其信息技术的教学理念、实施过程和方法,跟我们有较大的差异。他们更愿意将信息技术学科当作工具学科,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中,提倡学以致用。笔者结合亲身的听课体会,在本文中对于相关问题做了梳理,希望能够对我们的相关课程建设有所启示。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challenge of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United States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s teaching concept,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method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ours. They are more willing to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a tool to assist the study of other subjects,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integra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various disciplines, and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learning.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combs the related problems and hopes to enlighten 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levant courses.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沙头角中学;
【分类号】:G43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晓萍;;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探讨[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年06期
2 叶鹰;;信息素质教育之教材建设探讨[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年03期
3 刘春远;;对高校图书馆在教育创新中的作用与建设的思考[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傅若宇;;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陈钰;;加大信息检索课的教学力度 推进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6 胡朝德,沈红梅;论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的提高[J];新世纪图书馆;2005年02期
7 邱祖发;;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及培养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6年06期
8 卫丽君;;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8期
9 高晋蜀;论新世纪我国大学图书馆用户信息素养教育[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年08期
10 陈国婷;;论文献检索教育和信息素质教育[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力行;关于我国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孙琳;国民信息能力素质与基础素质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谢建;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一诺;孙小片;;被母亲赶进“狼窝”:在美国军校脱胎换骨[J];意林(少年版);2011年01期
2 杨怀祥;;美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研究及对我国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01期
3 陈虹;张婷婷;;积极心理学在美国初中和小学的应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韧性项目[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01期
4 蔡雯;赵丽娜;;浅谈美国开端计划及其价值取向[J];青年文学家;2010年01期
5 马小青;;中、德、美、英国中小学体育指导思想中的隐性知识比较研究[J];体育师友;2010年01期
6 哈丹巴特尔;;穷养美国富二代[J];东西南北;2010年01期
7 吴天明;;中国参加1904年至1933年在美国举办的世博会——2009-8-1“中国参加早期世博会”票图[J];上海集邮;2010年03期
8 舞月飘雪;;小城大爱[J];新青年(珍情);2010年01期
9 ;欧洲为何要请撤美国核武?[J];晚霞;2010年06期
10 张家玲;;美日气候外交的立场及其实质[J];华章;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昌桥;;中美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比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高扬;颜东洲;;美国正在研究中的未来工业耐腐蚀材料[A];第四届中国国际腐蚀控制大会技术推广文集[C];2009年
3 彭树燕;;美国营利性大学的发展状况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耿润;;十九世纪末美国女性教师协会初探[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5 屈书杰;;南北战争前教会教育黑人的努力[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6 刘平;刘志全;朱忠军;陈永梅;;美国环境污染健康损害纠纷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分析及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7 陈家桂;刘越;杨正宁;张卿川;;美欧日国家电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探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8 雷小生;刘淑春;;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及其对林业部门的借鉴[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科技支撑论文集[C];2009年
9 赖茂生;;信息资源配置的含义、目标、机制和策略[A];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与模型研究——2009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学术研讨会专集[C];2009年
10 李志英;;中美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比较分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孔祥斌;农地保护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鸥;美国墨西哥移民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满足(MANZOOR KHAN);1961-1991的中巴关系:寻求共同安全[D];吉林大学;2009年
3 赵立莹;美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房建国;美国对阿尔及利亚战争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房欲飞;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昊;冷战时期美国对印度援助政策研究(1947-1971)[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高宝安;美日银企信用关系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毛瑞鹏;维护决策权与平衡主要对手:美国的联合国安理会组成政策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9 于海波;后冷战时期俄美中三国中亚政策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李广艳;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南斯拉夫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卉;信息化时代美国选举政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王峥;美国反向抵押贷款运营制度演变及对中国的启示[D];浙江大学;2009年
3 张飞雄;冷战时期美苏对外扩张特点的比较[D];西北大学;2009年
4 成立功;欧佩克与美国:历史回顾与趋势分析[D];西北大学;2009年
5 张晓;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董运佳;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刘鹏鹤;中美两国赛艇教练员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9年
8 蔡奎程;美国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探析[D];吉林大学;2009年
9 肖露;反倾销日落复审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张艳;中美环境保护合作探析[D];暨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28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928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