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大学生自我与他人表征对心理一致感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7-21 17:42
【摘要】:目的探索大学生身体体型自我概念和内隐体形刻板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二者对心理一致感的影响。方法抽取某大学在校生160名,采用问卷调查身体自我概念和心理一致感;再根据自我概念量表得分高低,选择36名实验志愿者进入IAT实验探测内隐体形刻板印象。结果男生比女生对自我体型有更多的自我批评;文科生比理科生对身体自我概念更低;大学生群体的内隐体形刻板印象为瘦-待遇低,胖-待遇高,且女生比男生刻板程度高;体形自我概念中间组更容易产生内隐刻板印象;性别、体形自我概念、内隐体形刻板印象和自我概念总分能较好地预测心理一致感水平。结论大学生自我概念越高,心理一致感水平越高,心理越健康。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lf concept of body shape and implicit stereotyp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m on the sense of psychological identity. Methods A total of 160 college students were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physical self-concept and psychological identity, and 36 volunteers were selected to test the implicit stereotype in IAT according to the scores of self-concept scale. Results male students had more self-criticism of self-body type than girls, arts students had lower body self-concept than science students, the implicit stereotype of college students was thin-low, fat-treatment was higher, and female students had higher degree of stereotype than boys. Gender, body self-concept, implicit stereotype impression and the total score of self-concept can predict 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consensus better in the middle group of body self-concept, gender, body self-concept, implicit stereotype impression and the total score of self-concept are more likely to produce implicit stereotype. Conclusion the higher the self-concept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identity and mental health.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支助项目(08CYY014)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胡维芳;自我概念的研究范型述评[J];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2 刘俊升;周颖;包蕾萍;桑标;;青少年心理一致感水平及其与应付方式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6年05期

3 黄希庭,陈红,符明秋,曾向;青少年学生身体自我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4 包蕾萍;刘俊升;周颖;;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的信、效度初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里宁;体形的刻板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希庭;郑涌;李宏翰;;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教育的心理学观点[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黄建,于志涛;大学生特质焦虑的影响因素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田录梅,李建伟;来自中小学生身体自尊的忧虑及其教育建议[J];教育科学;2003年02期

4 于志涛;大学生状态——特质焦虑与运动目标定向及身体自我的相关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4期

5 赵永丽,王桂霞,李六一;心理因素对青少年错颌畸形治疗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年04期

6 孙延林,张晓,吉承恕,胡咏梅;体育活动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描述的影响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杜晓红,唐东辉,陈永发;当代大学生身体自我特点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杜晓红;唐东辉;陈永发;;当代大学生的身体自我特点[J];体育学刊;2005年06期

9 许思安;聂衍刚;苏斌原;;粤澳初中学生身体自我满意度的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2期

10 陈红,黄希庭,郭成;中学生身体自我满意度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郑剑虹;自强的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证[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程红艳;儿童在学校中的自由[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苏雪云;超常高中生自我意识及其对情绪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俊敏;维汉大、中学生体育目标定向、身体自尊、社会性体格焦虑、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丽霞;青少年社会自我发展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谢原;大学生身体自我发展特点及其对自我概念自我价值感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赵小军;西北初中生自我概念、学业求助及基关系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洁;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及其在职业指导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丹;不同锻炼方式对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概念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欣;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因素[D];河南大学;2006年

7 周天梅;青少年负面身体自我与同伴嘲笑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朱晓慧;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体象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乐;上海市后备足球运动员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春来;大学体育后进生身体自尊、生活满意感与社会支持的现状分析及干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治良,周颖,李林;无意识认知的探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3期

2 周莉,程颖,赵颖,马丽,李娜,李俭;不同程度肥胖儿童的个性、行为及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8年03期

3 彭惠,江燕,陈莉,温天莲;济南市某中学部分学生营养状况与个性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年03期

4 张迎修,鲁京浦,孙大永,于厚贤;肥胖儿童的个性、智力及学习成绩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3年02期

5 李艳平,任浩,徐永俊,马冠生;正常体重和超重高中生对肥胖少年的看法和态度[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7期

6 钟毅平,杨治良;社会认知中印象形成的启动效应研究──频因、近因效应[J];心理科学;1998年05期

7 王沛;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与内一外群体效应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2期

8 黄希庭,陈红,符明秋,曾向;青少年学生身体自我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9 郭秀艳;再认中意识和无意识的贡献大小——兼论内隐记忆的抗老化现象[J];心理科学;2002年05期

10 杨治良,李林;意识和无意识权衡现象的四个特征[J];心理科学;2003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曾向;青少年身体自我及其与自我价值感关系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邹玉梅;容貌特征的刻板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燕秋;姚仁斌;李志刚;;阅读疗法对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6期

2 姚晓琳;刘洪;郭成;;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交自尊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11期

3 魏群;杨学军;李英华;孟宪鹏;苏颖;刘赫;邢维丽;王威;杨勇;安纯彩;;北京市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02期

4 孔维民;张喜芳;;张家港市某中学学生自卑心理防御机制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5期

5 杨新华;朱翠英;屈正良;;优秀大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关系探讨[J];中国校医;2008年06期

6 罗贻雪;余毅震;杨奕;孙艳;;中学生攻击性行为与外显自尊的相关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8期

7 徐丽敏;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及社会互动的作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王颖丽,杨梦云,郭承九,寇艺儒,王巧玲,李慧萍,黄凌霄;高一年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9 王克,宋红岩;论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学生的考试焦虑[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年03期

10 吕依然;;帮助孩子找回自信的翅膀[J];大众心理学;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德伟;;儿童能力与能力自我概念的实验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2 张红;;在学科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的自我概念[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谢晶;;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系[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李雁;;初中生社交焦虑和自我概念的相关关系及干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5 沃建中;申继亮;;中,,小学教师自我概念结构及发展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6 杨红梅;;高中生自我概念发展特点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廖凤林;;中学生自我概念与思想道德[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杨健身;徐美英;黄一民;张锡坤;吴君壁;宋秀兰;;儿童精神卫生偏异的发生率以及在家庭教育中如何防治的初步探讨[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9 王克;;论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学生的考试焦虑[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王中会;王晶;;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玉洁 实习记者 王涛;卫生部:“网瘾”概念不能以偏概全[N];经济参考报;2009年

2 伊言;校园血案频发 有着精神卫生危机的影子[N];医药经济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吕向群;你不会懂得我伤悲[N];玉溪日报;2010年

4 金昱善邋记者 苏桂秋;资深心理专家今天现场义诊[N];大连日报;2008年

5 张进东 李惠珍;教师心理健康探析[N];甘肃日报;2006年

6 郭夏生 陆丰市东海龙潭中学;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汕尾日报;2011年

7 包军;教师心里疾患需综合医治[N];河北日报;2006年

8 叶飞;教师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学生的主动性[N];中国教师报;2008年

9 朱卫东;提高基层教师综合素质 促进农村学生心理健康[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10 记者 赵正元邋实习生 李源;北京开展四个方面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徐夫真;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发展及其与家庭、同伴和个体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雯;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阳海英;认知失调及社会比较与自控损耗:调节、中介、补偿与预防[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4 马川;中小学女生性别同一性发展特点及其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艺敏;我为什么不如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罗鸣春;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信;大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咨询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彭君姬;青少年依恋与自我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程佳;长春地区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王平;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5 程慧君;小学生自我概念训练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谢志萍;初中生自我概念与社会行为发展特点及关系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7 武成莉;大学生焦虑与自我概念、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霞;初中生家庭功能与学校适应——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于海明;大学生孤独感与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的关系[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华东;大学生抑郁心理的实证研究: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异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362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1362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4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