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防治课程教育内容与策略
[Abstract]:In March-April 2010, malignant cases against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and kindergarten children occurred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which caused serious consequences and bad social effects, and caused great attention by the central leadership. General Secretary Hu Jintao and Prime Minister Wen Jiabao have issued important instructions on many occasions, demanding that criminals be dealt with seriously according to law, that injured persons be carefully treated, that campus safety be effectively strengthened and that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be maintained; departments and units in various regions and regions
【作者单位】: 长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宋雁慧;美国公立学校暴力及其对策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2 李闻戈;工读学生与普通学生攻击性行为外显和内隐社会认知特点的比较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王勇鹏;郭子贤;;群体围攻事件中的群体思维——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析群体围攻事件的形成[J];湖湘论坛;2006年02期
4 董明伟;青少年网络侵犯行为探因及矫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荆春霞,王声ng,陈青山,吴赤蓬,刘国宁;广州市中学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原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1期
6 覃思,王声ng;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医院管理;2005年09期
7 荆春霞,王声ng,陈青山,林汉生,吴赤蓬,刘国宁;中学生对校园暴力的认知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5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左高山;政治暴力批判[D];清华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银娟;大学生内隐攻击性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2 秦万山;烟台市高职院校校园暴力调查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于磊娟;吵架言语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简敏;校园危机管理策略与大学生应急能力培养途径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张艳琴;青少年暴力行为形成的家庭根源及防治措施[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辜德宏;CUBA男子运动员由挫折引发攻击行为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朱婵媚;不同攻击情境下内隐攻击性特征的实验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梁雪梅;成都市区女性大、中学生进食障碍患病率及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叶阳;强迫交易罪客观方面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10 孙彩霞;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红梅;;自己、别人、学生[J];基础教育;2007年10期
2 徐敏;;对学生生存教育的重新认识——基于生存论哲学的视角[J];教育探索;2011年07期
3 吴新红;舒羽;;智慧谈话打开学生心扉[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1年08期
4 石红;;以爱触动学生的心[J];文学教育(下);2011年06期
5 ;可悲的惊奇[J];基础教育;2006年10期
6 周朝英;;学会赞美[J];文学教育(下);2011年07期
7 李谷知;;教师应怎样做学生的良师益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年07期
8 ;《教育缺点》[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7期
9 李芳;;“课前交流”益处多多[J];基础教育;2006年07期
10 于永正;;此时无声胜有声[J];基础教育;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邢淑兰;;改变评价方法,消除学生自卑心理[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罗晓燕;周福轩;;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是教育成功的前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费玉娥;唐建良;李婷;王莲娥;;不同阶段学生负性生活事件比较分析[A];2007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谭小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浅析[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苏家文;沈新宇;赵少雄;;高校体育生网络成瘾及心理健康水平分析[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卢家楣;樊琪;袁军;卢盛华;贺雯;刘伟;;对学生情感分类及其评价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邹颖佳;胡竹菁;;重点与普通中学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罗晓燕;周福轩;;开设心理教育课程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杨敏毅;;“心灵家园”网上自主辅导模式的建构及应用报告[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李国华;柳宝祥;李艳祥;邢淑芳;王玉霞;寇双;;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A];二零零四年度全国精神病专业第八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吉林大安市一中 宋伟民;怎样让学生静下来[N];中国体育报;2001年
2 陈鲁峰;还学生“明明白白”[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郭登高;以理以德待学生[N];重庆日报;2000年
4 乔聚馥;学生该“-”教师要“+”[N];中国信息报;2000年
5 海南琼台师范学校 梁坚;音乐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王健;把属于学生的东西还给学生[N];光明日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曹静;切莫“心罚”学生[N];解放日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田慕青;培养健康的学生[N];中国体育报;2001年
9 郑兴勇 雷鸣;预防学生暴力行为的对策[N];广安日报;2005年
10 四川 郑世红;教师切莫“心罚”学生[N];大众卫生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黎明;知识教学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李艺敏;我为什么不如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渭玲;媒体暴力信息对不同现实暴力接触大学生生理心理的不良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4 杨贵仁;学生体质健康泛教育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喜凤;论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智力活动[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滕玉英;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学习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岳丽娜;Web2.0代表性软件支持下的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付全新;论影响学生创造力的核心要素及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勇;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齐慧甫;占有与存在[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黄育芳;清末广雅书院变迁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贺晓立;建构主义视野中的师生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董建民;苏联合作教育学与美国合作学习理论合作理念的比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建国;网络背景下的学生自主学习[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37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137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