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教师的个人特质与教育信息技术的采纳——基于高校网络教学背景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02 07:37
【摘要】:本文以社会认知理论、技术接受模型等为理论基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BlackBoard网络教学系统的采纳为背景,在五所不同类型的国内高校获取数据实证探讨了自我效能和个人创新性两个个人特质因素对教师采纳教育信息技术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自我效能和个人创新性通过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间接影响持续使用意向;(2)无论是对决策阶段的教师还是对确认阶段的教师,自我效能均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且在两个阶段产生的影响没有明显变化;(3)个人创新性对两个阶段教师的有用性感知均具有正向影响,且对决策阶段教师的影响高于确认阶段;个人创新性还正向影响决策阶段教师的易用性感知,但对确认阶段教师的易用性感知没有影响。
[Abstract]: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ocial cognition and the model of technical acceptance, is based on the teachers' adoption of BlackBoard network teaching system in daily teaching. In five different types of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empirically explores the effects of two personal traits on Teachers' adoption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self efficacy and personal creativity indirectly affect continuous use intention through useful sex awareness and easy use of sex awareness; (2) both the teachers at the decision-making stage or the teachers at the confirmation stage, self-efficacy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usefulness of sexuality and susceptibility, and there is no obvious impact in the two stages. Change; (3) individual creativity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usefulness of teachers in the two stages,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decision stage teacher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firmation stage; individual creativity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susceptibility of teachers in the decision-making stage, but it has no effect on the usability perception of the teachers at the confirmation stage.
【作者单位】: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642.4;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连刚;;影响信息技术采纳的关键因素研究——以教育信息技术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2期

2 ;激发自我效能感[J];科学24小时;2004年12期

3 胡惠清,吴伟强;自我效能感与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发展[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陈幼贞;论自我效能感的教育价值[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张坤,张敏,李丽;自我效能感在教育中的作用[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4年03期

6 丁铁军;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丁铁军,刘惠军;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刘以榕 ,申艳娥;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现状[J];教学与管理;2005年09期

9 王亚;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Z1期

10 巩汝训,李英杰;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兰江;;大学生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张妍;严以德;;职校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的研究[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子辉;李灵;;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中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陶红梅;;中学生认知干扰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姚美雄;;高中生自我效能感、自我监控学习行为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余蓉蓉;伍新春;;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感、自尊和控制点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迪丽娜尔;綦群高;沃建中;卢子慧;;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跨民族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傅素芬;刘健;唐光政;陈红卫;张雪红;;中学生考试焦虑的综合心理干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徐欢乐;杨雪娇;徐峗峗;;自我效能感、自我接纳、自我监控与大学生交流恐惧的相关性研究[A];2008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暨灾后心理救援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李颖;张雯;于福洋;;小学教师心理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洪秀敏;由内而外影响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杨近臣 董江;连云港教育信息技术“大篷车”走村入校[N];新华日报;2008年

3 张景中;让教育信息技术开花结果[N];长江日报;2005年

4 陈宁;“绝对现场,,走遍中国”[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5 北京电化教育馆馆长 潘克明;技术为教育服务 教育为发展服务[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6 记者 姜澎;谁来制作中小学教学软件[N];文汇报;2006年

7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校长 王定新;生命关怀与智慧启迪[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黄光成;中小学校园网存在哪些问题[N];光明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钟伟;2005年教育信息化何止有激情……[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华东师范大学 张际平;区域推进欲治“疑难杂症”[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娥蕊;3~9岁儿童自信心结构、发展特点及教育促进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2 方平;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丽;在线实践共同体培育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姜飞月;学校变革中的教师效能[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向秀英;中小学学生心理虐待及受虐学生心理健康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萍萍;青少年人际压力、人际自我效能感与社交适应行为的关系[D];广州大学;2010年

2 于峰;自尊和自我效能与中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徐建财;民办高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及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陈薏洪;抑郁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吕中科;高中班主任胜任力结构及其与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0年

6 陶力源;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教育网络游戏设计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毅梅;初中生学业社会比较、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敏;高中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与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颖;小学教师心理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娟;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尊、自我效能、焦虑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58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158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8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