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我国课程理论本土化研究述评
[Abstract]:The localization of curriculum theory involve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curriculum theory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its academic status. Since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localization of curriculum theory has entered a period of active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change the research paradigm and explore the localization of curriculum theory from different level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original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rriculum theory. The system has not yet been unified,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has not shaken off the grand speculative orientation, and the lack of attention to the specific problems of curriculum practice.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2010年度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扎根理论研究’农村教育改革的行动反思与理性构建”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YJC880171)
【分类号】:G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项贤明;教育:全球化、本土化与本土生长——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观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蓝劲松,张曙光;国际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的进展及其意义[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11期
3 陈小尘;胡弼成;;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及其借鉴[J];高教探索;2010年01期
4 刘向兵;李立国;;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高校管理发展的重要选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5 李平;;高等教育的多维质量观:利益相关者的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1期
7 马建富;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及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林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9 田友谊;;课程改革:“外来”与“本土”的融通[J];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Z1期
10 龚孟伟;;当代课程理论本土化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裕华;;论古希腊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龙明慧;;翻译的形而上——论“忠实”之于翻译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李孟国;;海德格尔的“伦理”论题与存在之真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王颖斌;;海德格尔的“无”所隐含的多重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徐朝友;;斯坦纳译学的海德格尔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陈海燕;;谢林与海德格尔艺术观念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曾云;;源初境域和意义显示——海德格尔早期对“世界”的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左玉河;;傅斯年的大学理念及大学研究所构想[J];安徽史学;2011年02期
9 徐振轩,徐叶;海德格尔视野里的现代技术与人类命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徐振轩;简论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昕;;论公立大学法人治理的目标与制度功能[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冯翠玲;;美国高校管理探析及其启示[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徐文;刘仁钊;杨德全;;加强宏观规划和政策扶持是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A];国土资源行业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研究[C];2011年
4 段瑶;;新时期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方俊良;;日本高等教育投资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关仲和;马丁;;浅论现代大学理念中的“和而不同”[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何方昱;;钱穆大学教育思想与实践述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马廷奇;;大学利益相关者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创新[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谢地;刘佳丽;;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与发展[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10 姜佑福;;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看当代中国“理论创新”的主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付晔;中国高校专利产出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8 程灵;二战以来美国对英国高等教育影响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权;当代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海;我国高校经济风险防范与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延军;中国—东盟跨境教育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谢阶腾;我国大学学院运行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王妍;论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的关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敏;基于形体两分法的中国本科大学精神文化逻辑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李丽;旅游管理本科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黄臻;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公平性对高等教育效率影响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曾强;破解高校管理“行政化”问题的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10 张健妹;青岛市住院医师培训管理模式建构初探[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兆雄;论美国课程研究方法的主流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2 黄清,靳玉乐;女性主义课程研究方法论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3 容中逵,刘要悟;民族化、本土化还是国际化、全球化——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参照系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4 蒋建华;走向政策范式的课程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5 项贤明;教育:全球化、本土化与本土生长——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观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李德顺;;生活中的“多元”与“一元”[J];长白学刊;2006年05期
7 沈伟棠;;美国当代高等教育质量认证体系的特征及其启示[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年03期
8 胡芳;;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探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周会娟;从一元到多元:教育研究范式的反思与展望[J];成人教育;2004年04期
10 高天明;;课程研究的范式:本土化与中国化[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殿森;论课程知识的社会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2 罗生全;符号权力支配下的课程文化资本运作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秀文;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瑞雪;高学德;;从文化角度探讨心理咨询理论的本土化[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方巍;;关于社会排斥概念的本土化思索[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薛霏霏;;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中国本土化研究分析[J];文教资料;2008年30期
4 王星闽;;本土化:我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路径取向[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5 吴成国;谢华;;我国高校生涯辅导的本土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年26期
6 任亮宝;;浅析教育心理学的本土化[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吴玉伟;;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J];社会心理科学;2009年04期
8 孙冬梅;周亚峰;;关于中国家政学本土化研究的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李永慧;;高校心理咨询本土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21期
10 安富海;;试论我国教育人类学本土化研究的可能路径[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世超;龚少英;;教师职业倦怠的本土化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方巍;;关于社会排斥概念的本土化思索[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袁莉敏;许燕;;乐观的内涵与测量——本土化研究初探[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李芳;贾林祥;;本土化研究——-心理学发展的新取向[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庞婉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广西本土化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宋琳;;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的本土化探索[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7 王鑫强;张大均;;抱负与志向的关系及其对幸福感的影响——对幸福感影响差异的验证[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李学;;国内公共行政主导研究格局的缺失与认同危机[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赵敏;寇_g;;大学生宽恕概念和影响因素的本土化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郑伯埙;;华人文化与组织研究:何去何从?[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莉莉;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N];美术报;2006年
2 王婴;社会工作为什么要本土化[N];中国社会报;2007年
3 罗峻;CRM从何处复活[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4 周文颖;推动绿色信贷政策深化[N];中国环境报;2008年
5 肖守渊;江西近十年建“三院”1500余所[N];中国老年报;2011年
6 周宏;殷觅智:投资不是追求“十分钟的快乐”[N];上海证券报;2007年
7 颜秋雨邋通讯员 龙大为;湘雅:力求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本土化[N];健康报;2008年
8 吴树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探索[N];人民日报;2005年
9 陈怡群 朱贤勇;邵培仁:传播学应进行本土化建设[N];光明日报;2003年
10 冯峰 武梦亚;太仓“双元制”与地方经济良性循环[N];江苏经济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蓓菲;小学语文小班化合作学习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强;近代外国在华企业本土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杜娟;国际规范的传播:社会化和本土化[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吴立保;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禹卫华;中国大众媒介信息流程中的第三人效果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吴峰;泰国汉语教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任其平;主体的在世之在[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景保峰;家长式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陈光辉;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本土化内涵、基本特点及其与同伴背景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太阳;“隔代投资”语境下隔代关系的本土化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胡凌霞;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邢雷雷;犯罪心理画像及其本土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孟祥磊;《美洲华语》的本土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陈慕晖;公司人格否认理论在关联交易中的本土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赖竹婧;蒙台梭利教育本土化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赵欣岩;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高贝;处方药的DTC广告本土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陆久斌;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程序本土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周兵;LM公司产品转移本土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28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228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