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川边藏区实业教育发展述评
[Abstract]: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Sichuan Tibetan area developed industrial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vigorously developing 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 economy, integrating all kinds of forces, and developing industria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regulations such as setting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Industrial Schools. It present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on the professional setting, according to the local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in the form of educ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training, training and research; in the management of educ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rules and regulations, management norms. A number of industrial talents have been trained for Sichuan border Tibetan area, which has promoted the renewal of educational concept, affecte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romoted social development. However, due to the short time and special environment, there are still obvious shortcomings and defect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ts experience and lessons can enlighten and draw lesson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ibetan vocationa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分类号】:G5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绍先;赵尔丰与川边藏区近代教育之兴起[J];文史杂志;2003年03期
2 何一民;20世纪初年川边藏区政治经济文化改革述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3 王川;民国后期“西康省农业改进所”的设立始末及其历史意义——四川藏区农业近代化起源研究之一[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改玲;甘南藏区的传统文化教育与藏汉文化交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刘超;;孔子形象:历史知识与社会意识——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孔子叙述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查啸虎;教育机会均等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杨汉麟;李贤智;;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吴洪成;李占萍;;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失落——保定莲池书院个案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林海棠;;开放教育对高等教育公平的促进[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7 胡劲松;20世纪德国的文化特质及其教育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8 张洪萍;;教育改革与政治制约——张百熙与京师大学堂的重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3期
9 李春萍;;从“中学”到“国学”:中国传统学术的学科化路径[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2期
10 黄湘金;;贵胄女学堂考论[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曹春平;;转变“下等人”的“落后”意识——20世纪早期“国语教科书”创编意义简析[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杨晓;;我国中小学课程设计研究的历史演进综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廖茂忠;沈红;;民国时期学生资助政策的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郝振君;;试析国际社会对扫盲教育问题认识的演进过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段芳;;中日近代第一部学制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6 肖军虎;刘小平;;县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山西省A县的调查与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高松元;;转型时期我国特殊群体受教育权保护的初步研究[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傅千吉;;藏医学教育发展研究[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李庆刚;;“大跃进”时期的扫除文盲运动述评[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祝志芬;中国义务教育福利制度的发展及其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史晖;转型与重构:中国近代课程制度变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建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群论[D];天津大学;2010年
8 颜芳;近代学术转型视野下的燕京大学国学教育[D];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方家峰;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研究(1840-1927)[D];河北大学;2011年
10 赵娟;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江;小学校长对全纳教育的态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铁刚;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农村教育公平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魏宁旎;语文高考如何考查选修课有关问题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杨文文;二十世纪初中国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念发展进程[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薛超;论学习型幼儿教师队伍的创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文璐;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叶波;影响文理科分合的文化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鱼雅妹;教育公平视野下的“高考移民”现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王海燕;农村基础教育城市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符小花;义务教育阶段少年儿童就近入学法规实施现状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川;民国时期“西康农事试验场”的设置及其实际成效[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先明;邵璐璐;;清末实业教育述论[J];晋阳学刊;2008年03期
2 吕建强;;清末癸卯学制中的实业教育制度述评[J];职业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3 吴玉伦;清末实业教育兴办中的士绅参与[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4 江红岩;;清末时期浙江实业教育发展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25期
5 刘祥秀;郭平若;;清末屯垦政策在川边藏区的实施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西藏研究;2007年02期
6 刘先强;;试论清末川边藏区学校课程内容的改革[J];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7 姚便芳;;双语教育:清末川边藏区兴学之关键——兼谈清末川边藏区双语教育的基本模式[J];西藏研究;2011年01期
8 马泽民;;论清末教育改革的实用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10期
9 孙萃;;清末实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历史评价[J];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10 吴玉伦;;近代商业教育在清末的兴起[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三林;刘桂林;;严复的实业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豆建民;;论我国近代的实业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俞政;;严复在辛亥前后的救贫思想[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4 廖承琳;;近代中国学制演变与职业教育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5)——中国基础教育史研究(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工读教育等)[C];2009年
5 何亮;;近代维新先驱陈炽的教育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宋守鹏;;论职业教育思潮兴起的历史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巴斯蒂;;从辛亥革命前后实业教育的发展看当时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的作用[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8 张磊;;清末京师慈善医疗机构研究[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1届3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霞;;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研究综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袁立春;;黄兴教育思想论纲[A];黄兴研究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晓耕;清末破产法[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曲振明;清末四位状元实业家[N];人民政协报;2000年
3 邓文锋;清末教科书的编撰及启示[N];光明日报;2002年
4 谭学立;清末海州最后一次科举考试[N];团结报;2000年
5 赵晓耕;清末民律的修订过程[N];人民法院报;2002年
6 孙忠文;品味清末香烟广告片[N];中国商报;2001年
7 大肖;中国职业教育纵览[N];中国建材报;2004年
8 隋元芬;清末的两家京师图书馆[N];学习时报;2000年
9 杨念群;边界的重设:从“采生折割”到清末“反教话语”看中国医疗空间的转变[N];中华读书报;2000年
10 记者 朱忠兵;旧纸堆翻出清末广州老地图[N];信息时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玉伦;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梁卫东;清末鄂尔多斯基层社会控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娜拉;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游牧社会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刁振娇;论地方议会制度在清末的实验[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5 李卫华;报刊传媒与清末立宪思潮[D];厦门大学;2009年
6 谢如程;清末检察制度及其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7 蔡永明;清末司法改革的社会考察[D];厦门大学;2007年
8 吕一群;晚清汉口贸易的发展及其效应[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姜茂坤;近代中国民法学中的物权行为理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郭艳波;清末东北新政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运昌;清末实业教育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2 李惠玉;清末实业教育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郝温娜;1903—1906年的清末商部[D];吉林大学;2007年
4 朱颖;转道日本打开欧美教育之窗[D];复旦大学;2008年
5 刘静;留日人员与清末法制改革[D];河北大学;2005年
6 崔道峰;清末江苏地方自治述论[D];扬州大学;2005年
7 张敬;清末言官的变法观考察[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欣改;清末北洋政府时期女子师范教育述评[D];河北大学;2005年
9 李艳鸿;论清末公司立法[D];安徽大学;2005年
10 翟红霞;20世纪上半期职业教育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85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485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