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七年级学生抑郁症状认知易感因素的追踪研究及其教育启示

发布时间:2017-05-02 06:13

  本文关键词:七年级学生抑郁症状认知易感因素的追踪研究及其教育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出发,关注青春早期孩子抑郁情绪症状,分析并探讨抑郁产生、发展特点以及特征性认知易感因素,为预防或干预青少年儿童抑郁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1)考察负性认知方式(CCSQ、CASQ)对抑郁症状的预测作用;(2)考察负性认知方式与应激生活事件是否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能否对抑郁症状变化起预测作用;(3)探讨特征性认知易感因素(消极归因、结果导向认知、自我导向认知)对七年级学生抑郁的预测作用。 方法:调查中所使用的量表均由研究者们从英文原量表翻译为中文,再由国外的双语言学家回译,并得到修正。对湘潭市某中学进行取样,所有被试自愿参加测试,并在测试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初次测试发放问卷335份,收回有效问卷319份。在初测后,每间隔2个月进行一次追踪测试,共追踪4次。追踪测试使用的量表为儿童抑郁量表、儿童应激事件量表、儿童认知方式量表、儿童归因方式量表。最后,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对追踪数据的结果进行抑郁认知易感因素的分析和预测作用的探索。 结果:(1)七年级学生的抑郁基线水平(首次抑郁症状)与应激生活事件、结果导向认知与自我导向认知和消极归因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应激生活事件与结果导向认知、自我导向认知和消极归因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0.01);(2)经过多层线性模型统计结果分析,在控制了性别因素后,对七年级学生抑郁的预测中,负性认知方式(消极归因、结果导向认知、自我导向认知)的主效应显著,而负性认知方式与应激水平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结论(1)个体的认知方式是抑郁症状的预测因子,即持有负性认知方式(高抑郁质)的个体在经历应激生活事件后更易表现出抑郁症状;(2)负性认知推理过程中的结果导向认知对个体的抑郁有预测作用;(3)负性认知推理过程中的自我导向认知对抑郁症状有预测作用;(4)通过对处于由儿童后期到青春期的过渡期的七年级学生的有关抑郁症状的研究与分析可知,特征性认知易感因素具有三种不同类型,即消极归因、结果导向认知、自我导向认知。
【关键词】:七年级学生 抑郁 认知易感因素 多层线性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4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系列量表名称中英文缩写一览表10-11
  • 第一章 绪论11-27
  • 1.1 问题的提出11-13
  • 1.2 研究假设、目的和意义13-15
  • 1.3 抑郁的概念15-16
  • 1.4 青少年儿童抑郁的概况16-18
  • 1.5 抑郁的认知易感性研究概述18-22
  • 1.6 无望理论在青少年儿童中的验证研究现状22-27
  • 1.6.1 无望理论的发展22-23
  • 1.6.2 无望理论与抑郁的实证调查研究23-27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27-35
  • 2.1 研究对象27-29
  • 2.2 研究方法29-31
  • 2.2.1 施测方式29
  • 2.2.2 施测工具29-31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31-35
  • 2.3.1 多层线性模型概述31-33
  • 2.3.2 二层线性模型的构建33-35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35-43
  • 3.1 描述性统计35-37
  • 3.1.1 抑郁症状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分析36
  • 3.1.2 认知易感性与抑郁症状的相关分析36-37
  • 3.2 模型构建与追踪数据分析37-43
  • 3.2.1 消极归因与应激水平对抑郁症状的预测39-41
  • 3.2.2 结果导向认知与应激水平对抑郁症状的预测41
  • 3.2.3 自我导向认知与应激水平对抑郁症状的预测41-42
  • 3.2.4 认知易感因素与应激水平对抑郁症状预测作用的汇总42-43
  • 第四章 综合讨论与教育启示43-51
  • 4.1 综合讨论43-46
  • 4.1.1 青春早期孩子抑郁的分析43-44
  • 4.1.2 消极归因方式和负性认知推理风格对抑郁症状的预测44-46
  • 4.2 教育启示46-51
  • 4.2.1 关注青春期早期孩子的认知方式46-47
  • 4.2.2 让学生走出抑郁47-51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51-55
  • 5.1 本研究的结论51
  • 5.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进一步展望51-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61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1-62
  • 附录 B: 儿童抑郁量表62-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正直,张大均;中学生抑郁症状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2期


  本文关键词:七年级学生抑郁症状认知易感因素的追踪研究及其教育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0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40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5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