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影响大学生延迟满足的情绪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4 10:17

  本文关键词:影响大学生延迟满足的情绪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延迟满足是(Delay of Gratification)是指个体甘愿为了价值更大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间所表现出来的自我控制能力,它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对个体适应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和生活中,大学生面对众多的诱惑,且脱离父母的监督,非常需要具备较强的延迟满足能力。为了给大学生有效实施延迟满足行为提供指导,有必要对大学生延迟满足进行探讨。众所周知,影响大学生延迟满足的因素众多,生理、认知、情绪情境等,本研究聚焦于影响延迟满足的情绪因素。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深入探讨延迟满足过程中情绪因素的作用。研究方法:实验一,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考察情绪类型与延迟满足的关系,其中自变量为情绪类型,包括积极情绪、中性情绪和消极情绪三个水平,因变量为延迟满足任务成绩。实验二,采用2(情绪类型:积极情绪、消极情绪)×2(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表达抑制)两因素实验设计,考察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状态下,使用认知重评或表达抑制策略对后继延迟满足任务成绩的影响。 主要结论如下: (1)情绪类型影响个体延迟满足行为表现,具体情况是:积极情绪组和中性情绪组延迟满足任务得分没有显著差异;积极情绪组延迟满足任务得分显著高于消极情绪组得分;中性情绪组延迟满足任务得分显著高于消极情绪组。 (2)在积极情绪条件下,男女生延迟满足得分差异不显著;在消极情绪条件下,男生延迟满足得分显著优于女生。 (3)情绪类型与情绪调节策略对延迟满足任务表现存在交互作用,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积极情绪条件下,认知重评策略组和表达抑制策略组延迟满足得分没有显著差异;消极情绪条件下,认知重评策略组延迟满足任务得分显著高于表达抑制组。
【关键词】:延迟满足 情绪 情绪调节策略 大学生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前言9-11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1-26
  • 1 延迟满足相关研究11-19
  • 1.1 延迟满足概念的界定11-13
  • 1.2 延迟满足心理机制13-15
  • 1.2.1 自我控制生物模型13-14
  • 1.2.2 认知—情绪双系统启动模型14
  • 1.2.3 自我控制资源模型14-15
  • 1.3 延迟满足的研究方法15-19
  • 1.3.1 自我延迟满足研究范式16
  • 1.3.2 延迟满足问卷16-17
  • 1.3.3 延迟满足电脑测试任务17-19
  • 2 情绪及相关研究19-23
  • 2.1 情绪的定义19
  • 2.2 情绪分类19-20
  • 2.3 情绪启动20-21
  • 2.4 情绪与延迟满足关系的相关研究21-23
  • 2.4.1 积极情绪与延迟满足的关系21-22
  • 2.4.2 消极情绪与延迟满足的关系22-23
  • 3 情绪调节及相关研究23-25
  • 3.1 情绪调节的定义23
  • 3.2 情绪调节的过程及策略23-24
  • 3.3 情绪调节与延迟满足的相关研究24-25
  • 4 已有研究的不足25-26
  •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26-45
  • 实验一 情绪类型与延迟满足关系的实验研究26-37
  • 1 问题提出26-27
  • 2 研究目的27
  • 3 研究假设27
  • 4 研究方法27-30
  • 4.1 实验设计27
  • 4.2 被试27-28
  • 4.3 实验环境和材料28-29
  • 4.3.1 实验环境28
  • 4.3.2 情绪启动材料28
  • 4.3.3 延迟满足任务28-29
  • 4.3.4 记分卡29
  • 4.4 实验程序29-30
  • 5 统计与结果30-32
  • 5.1 情绪类型与延迟满足的关系30-31
  • 5.2 性别与延迟满足的关系31-32
  • 6 讨论32-36
  • 6.1 不同情绪类型组延迟满足得分差异比较32-36
  • 6.1.1 消极情绪组与中性情绪组差异比较32-34
  • 6.1.2 消极情绪组与积极情绪组差异比较34-35
  • 6.1.3 积极情绪组与中性情绪组差异比较35-36
  • 6.2 性别与延迟满足的关系36
  • 7 结论36-37
  • 实验二 情绪类型、情绪调节策略与延迟满足的关系研究37-45
  • 1 问题提出37
  • 2 研究目的37
  • 3 研究假设37-38
  • 4 研究方法38-40
  • 4.1 实验设计38
  • 4.2 被试38
  • 4.3 实验环境和材料38-39
  • 4.3.1 实验环境38
  • 4.3.2 情绪启动材料38-39
  • 4.3.3 延迟满足任务39
  • 4.3.4 记分卡39
  • 4.3.5 情绪调节策略指导语39
  • 4.4 实验程序39-40
  • 5 统计与结果40-41
  • 5.1 情绪类型、情绪调节策略与延迟满足的关系40-41
  • 6 讨论41-44
  • 6.1 情绪调节策略与延迟满足的关系41-43
  • 6.2 情绪类型、情绪调节策略的交互作用43-44
  • 7 结论44-45
  • 第三部分 展望和反思45-46
  • 参考文献46-52
  • 附录52-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拥军;张力为;吴秀峰;;自我控制资源有限理论与运动表现失常产生机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2 杨丽珠;董光恒;金欣俐;;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大脑反应差异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3期

3 宋辉,杨丽珠;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研究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4 于松梅,金红;两种延迟满足实验研究范式的分歧与整合[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左雪;;十年来我国延迟满足研究回顾[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杨清;;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及其培养[J];文教资料;2007年09期

7 罗跃嘉,吴健辉;情绪的心理控制与认知研究策略[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韩进之,杨丽珠,魏华忠;我国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7年04期

9 杨丽珠,徐丽敏,王江洋;四种注意情境下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4期

10 胡兴旺;李红;吴睿明;;学前儿童延迟满足的实验研究方法述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晓露;中学生学业延迟满足及其与学业压力应对效能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影响大学生延迟满足的情绪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49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449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3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