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学生反馈素养论纲:内涵、模型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1-11-06 10:05
  反馈是教学过程重要环节。现有研究大多关注教师反馈、同伴反馈、机器提供的适应性反馈,但对学生反馈素养、反馈参与及能动反馈的研究关注不足。随着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不断深入,海外学术界开始聚焦学生主体的反馈。近十年的相关文献显示,该领域主要聚焦在三大研究方向、四大研究团队参与、构建了六种概念模型、探讨了五种发展机制。本研究认为,我国应尽快从学生个体反馈素养内涵与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文化、教学干预机制、学生反馈表现与特征模型构建以及人机协同反馈互惠模型探索等层面入手,创建面向学生自主发展、师生协同进阶、认知-情感-行为多维均衡促进、融入技术支持的多层次反馈育人体系,明晰我国学生反馈素养的本土化内涵和关键影响要素,促进学生内生动力发展。 

【文章来源】:开放教育研究. 2020,26(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学生反馈素养论纲:内涵、模型与发展


学生反馈素养的行动要素模型

模型图,三角结构,模型,资源


学校方面的障碍来源于组织结构和资源分配是否灵活,如大学的评估政策、实践和组织方式。理想的情况是,大学应该配备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减少不必要的限制,在资源无法满足的情况下通过提供反馈和灵活调动工具和资源,特别是技术工具障碍。结构维度包括反馈时间、顺序和模式,与产生和提供反馈的资源相关。模块化课程、大班规模、学习生活的多种需求、工作量增加以及产生研究成果等的约束,加剧了设计有效反馈的挑战。(三)循环观

模型图,学生,模型,维度


这一观点以卡勒斯(Carless, 2019)为代表,认为反馈实践的最大挑战是如何通过有限循环促进学生吸收反馈。反馈循环模型(见图3)希望充分调动多元因素促进学习者持续投入反馈学习过程。反馈螺旋包括单向环和双向环。单向环处理已经识别的问题或任务,双向环针对所识别的问题和任务,考虑如何解决,如果不能成功解决,乃需对其重新评估。悬而未决的学习难题也会出现在螺旋框内,必要时进入到单向环或双向环反馈过程。反馈螺旋圈的运转还依赖于外在和内在的多方面因素,即一方面来自于教师、同伴或自己的输入,以及学习者理解反馈的过程, 但不同来源的信息输入影响学生的理解反馈;另一方面还受到学习者个体动机、自我调控以及设计者提供的反馈机会等多元因素的影响。利用反馈环模型所开发的讨论平台可以分析如何支持和鼓励学生开展反馈,强化学生的主体角色,促进师生及时对话和提高学生能动性的可见效果(Mayhew, 2019)。庄善宏博士(Chong, 2020)并未完全沿袭其导师作法,而是重构了生态学视角下的学生反馈模型。该模型包含三个层级:投入维度、情境维度和个体维度,充分考虑个体及社会情境要素的影响。个体维度主要考虑学习目标、反馈有用性、参与反馈体验以及科目能力等。可见,这一模型考虑了人和物的要素,但不足之处在于它未对要素之间的协同关系展开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迈向智能教育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新思路[J]. 邢西深.  电化教育研究. 2020(07)
[2]超大规模互联网教育组织的核心要素研究——在线教育有效支撑“停课不停学”案例分析[J]. 黄荣怀,张慕华,沈阳,田阳,曾海军.  电化教育研究. 2020(03)
[3]活动理论视角下学生课堂学习的同伴中介效应研究[J]. 侯中太.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02)
[4]论“学生提问”的反馈:现象分析与价值回归[J]. 陈晴晴.  当代教育科学. 2019(12)
[5]借鉴、融合与创新:教育人工智能发展的多维路向——基于AIED(2011-2018)的启示[J]. 徐欢云,胡小勇.  开放教育研究. 2019(06)
[6]人工智能环境下的学习发生机制[J]. 郭炯,郝建江.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9(05)
[7]测评大数据支持下的有效教学研究[J]. 陈明选,耿楠.  远程教育杂志. 2019(03)
[8]支持个性化学习的行为大数据可视化研究[J]. 黄昌勤,朱宁,黄琼浩,韩中美.  开放教育研究. 2019(02)
[9]基于LSTM模型的学生反馈文本学业情绪识别方法[J]. 冯翔,邱龙辉,郭晓然.  开放教育研究. 2019(02)
[10]促进跨学科学习的产生式学习(DoPBL)模式研究——基于问题式PBL和项目式PBL的整合视角[J]. 董艳,孙巍.  远程教育杂志. 2019(02)



本文编号:34796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4796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4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