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张百熙的学制改革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6 08:11

  本文关键词:张百熙的学制改革思想及其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十世纪初的中国,随着帝国主义的强势入侵,社会危机也一步步加深。清政府面对着“内外交困”局面,无奈之下开始着手进行改革,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当时的中国,传统教育逐渐衰落,亟待改革以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张百熙就在此时登上了历史舞台,先后主持制定了《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同时,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学制改革的教育实践活动,为中国近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最大的贡献。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对张百熙的学制改革的活动和学制改革的思想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张百熙在学制改革活动中的做出的贡献进行评价,对新学制在今后的学制改革活动和教育改革活动的作用进行评述。 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部分。简要的介绍本研究选题的原因和研究的目的,对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以往关于张百熙的各类文献研究进行综述。第二章,梳理和介绍了张百熙学制改革活动的背景。首先,对张百熙的个人成长经历进行了梳理。然后,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对张百熙进行学制改革活动的背景进行了分析。第三章,梳理和介绍了张百熙学制改革的思想。从教学内容,师资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第四章,梳理和介绍了张百熙学制改革的实践活动以及学制改革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张百熙 学制改革 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52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21
  • 第一节 选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目的9-11
  • 一、选题的提出9-11
  • 二、研究的目的11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11-12
  • 一、学制11-12
  • 二、新学制12
  • 第三节 文献综述12-19
  • 一、关于张百熙制订的壬寅一癸卯学制本身的研究12-14
  • 二、关于张百熙改革学制与教育近代化的研究14-18
  • 三、关于新学制在促进实业、师范教育形成中作用的研究18-19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9-21
  • 一、研究的思路19
  • 二、研究的方法19-21
  • 第二章 张百熙改革学制活动的背景和渊源21-35
  • 第一节 张百熙的生平与教育活动21-24
  • 第二节 张百熙改革学制活动的背景24-32
  • 一、国内外经济和政治形势发展的冲击24-26
  • 二、传统教育制度脱离实际,呈病态发展26-29
  • 三、新式教育实践活动的影响29-32
  • 第三节 张百熙学制改革的渊源32-35
  • 第三章 张百熙学制改革的思想35-49
  • 第一节 "取法欧美日本诸邦"的学制改革思想35-39
  • 一、以“学校为人才之本”的学制改革指导思想35-37
  • 二、“文理并举,中西兼学”的课程思想37-39
  • 第二节 重视师资的培养,创立师范教育的思想39-43
  • 一、重视教师的培养和选拔39-41
  • 二、创立师范学堂,发展师范教育41-43
  • 第三节 建立分科大学,实行分科教育的思想43-45
  • 一、确立分科教学的观念43-44
  • 二、建立分科大学,实行分科教育44-45
  • 第四节 举办实业学堂,发展实业教育的思想45-46
  • 第五节 提倡大办小学,推行普及教育的思想46-49
  • 第四章 张百熙学制改革的实践活动及其影响49-61
  • 第一节 张百熙学制改革的实践活动49-54
  • 一、1902年主持制定《壬寅学制》49-52
  • 二、1903年参与制订《癸卯学制》52-54
  • 第二节 张百熙学制改革实践活动的影响54-61
  • 一、促进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变革54-56
  •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56-57
  • 三、促进近代新式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57-61
  • 结语61-63
  • 参考文献63-65
  • 附录65-67
  • 后记67-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明远;;学校制度亟待研究改革[J];教育学报;2011年03期

2 李捷三;盛名久扬的长沙一中[J];中小学管理;1994年Z1期

3 商发明;生源锐减有对策[J];中小学管理;1999年05期

4 范禄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提高学生学业水平[J];北京教育(普教);2011年08期

5 代保民;;走出误区,正确认识特色学校[J];教书育人;2011年19期

6 许静;;浅议壬戌学制[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7 方玉芬;;近代国人出国教育考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钟杏凤;;图书馆:浅谈中职图书馆的管理变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9期

9 吴晓川;进一步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J];中小学管理;1994年05期

10 周慧梅;;域外观念与中国学制变革——基于20世纪30年代“社会教育制度建设”的考察[J];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研究生教育学制改革必然性和解决措施综述[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何生根;;吴汝纶与清末学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关君蔚;;关于全国农林院校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A];2004年全国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4年

4 杨建华;;中国教育期刊与近代学制嬗变——以上海近代教育期刊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郝志军;;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发展百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5)——中国基础教育史研究(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工读教育等)[C];2009年

6 孙志军;杜育红;;学制对农村居民教育水平与收入的影响——基于广西融安县的调查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远碧;廖其发;;“五·四”制与“六·三”制之争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李向群;;老北大校园变迁回顾[A];北京高校档案学术论文汇编[C];2006年

9 谢长法;;清末学制近代化的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袁锐锷;何慧燕;;回归后香港特区的高等教育学制和招生制度改革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宋佳p,

本文编号:3480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480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8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