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学的开创与奠基之作——评《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
本文关键词:评价学的开创与奠基之作——评《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
更多相关文章: 科学评价 教育评价学 学科体系 评价方法 评价活动 评价研究 综合评价 评价理论 大学评价 理论研究
【摘要】:正邱均平教授等著《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以下简称《评价学》)[1],从评价理论、评价方法和评价实践三个方面系统研究了科学评价问题,试图构建一个具有集成性的、较为全面系统的"评价学"学科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科学评价 教育评价学 学科体系 评价方法 评价活动 评价研究 综合评价 评价理论 大学评价 理论研究
【分类号】:G40-058.1
【正文快照】: 邱均平教授等著《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以下简称《评价学》)[1],从评价理论、评价方法和评价实践三个方面系统研究了科学评价问题,试图构建一个具有集成性的、较为全面系统的“评价学”学科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1评价作为一种支撑管理与决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文庭孝;;科学评价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李浩志;;综合评价方法论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1990年04期
3 程晗;;关于建立“教育评价学”的刍议[J];教育评论;1986年02期
4 罗红保;;科技评估学述要[J];科技管理研究;1988年02期
5 文庭孝;邱均平;;对科学评价作用与价值的再认识[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9期
6 吴钢;;我国教育评价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年03期
7 雷仲敏;;浅议评价科学及其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维军;陈建美;赵明;董玉群;张风昌;;崂山区茶园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安全质量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2 陈建美;蔡葵;赵明;王文娇;;青岛蔬菜主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及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3 徐国华,马众模,黄世祥,雷能忠;基于GIS的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安徽地质;2001年04期
4 肖华山;数量化理论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化工;2003年05期
5 谭春英;谢恒星;林建宏;张晓杰;;灰色系统理论在烟台市区大气环境质量分析和预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6 杜世平;汪建;马文彬;;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校园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7 张庆辉;王贵;;包头市郊区农用地表层土壤重金属锌含量的调查与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8 王哲;张国盛;王颖;;包钢尾矿坝土壤重金属污染诊断[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9 伍庆;夏品华;刘燕;邹晶;贾金艳;;贵州太子参种植基地土壤和药材中重金属及有机氯农药残留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10 张庆辉;王贵;;包头市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艳红;刘雷;胡春华;周文斌;黄宗兰;;鄱阳湖五大流域水环境功能评价[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2 李云;张进忠;童华荣;;重庆市某茶园土壤和茶叶中重金属的监测与污染评价[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许键;朱芙蓉;李明;;贵州省余庆县太子参基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劲松;严家平;徐良骥;刘玉玲;;谢桥矿区塌陷水域水质理化特征分析[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马娟;刘志斌;;阜新市垃圾填埋场环境风险分析[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贾永全;韦春波;单忠纪;;基于灰色聚类方法评价规模化养殖场环境状况[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怡;环境规制有关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杨雪峰;复方阿莫西林纳米乳的制备及其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药效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3 刘玉梅;长春碱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4 孙晓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常见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彭维兵;四种新型18β-甘草次酸和齐墩果酸修饰物成药性的初步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李冠衡;从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角度探讨植物造景艺术[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张雪琼;羧甲基壳聚糖智能释药肝靶向纳米传递系统的构建与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波;三峡工程对库区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郑昕;自然保护区绩效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10 赵占中;硝唑尼特在山羊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毒理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梦红;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与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崔tT;区域开发累积影响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3 肖晗;基于MATLAB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赵青;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露天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朱教宁;上市企业环境保护核查制度的建立与完善[D];天津大学;2010年
6 牟洁;基于神经网络和灰色系统的水质预测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张建春;四川川化马边磷矿采选项目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8 高海英;航运公司管理体系整合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张永坤;农业科技需求扩大论[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博;颐和园夜景照明光生态研究及调查实验[D];天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月联,孙晓烽;论SCI在我国科学评价体系中的积极作用与负面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2年02期
2 陈玉琨,李如海;我国教育评价发展的世纪回顾与未来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1期
3 丁福虎;中西方科技评价方式比较[J];河南科技;2001年10期
4 吴钢,张辉华;高校课堂教学评价[J];江苏高教;2001年06期
5 刘川,王仕尧,张承德;发展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6 仝允桓;科技评价理论与方法的体系结构[J];科技成果纵横;2003年05期
7 王资;对评估理论及实践的思考[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8 谈毅,仝允桓;面向公共决策技术评价范式演变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04期
9 肖利;发达国家科技评估的方法及启示[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1年04期
10 谈毅,仝允桓;公众参与技术评价的意义和政治影响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建强;;从科学史探讨科技人才相蔽的现象——兼论科学评价的若干方法[J];中国人才;1987年09期
2 吴颃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中的科学评价[J];幼儿教育;2006年17期
3 黄德梅;;科学评价 让课堂魅力无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年08期
4 李生贵;;以生为本,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33期
5 武勇敏;年级教育工作调查——科学评价班级德育工作[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Z1期
6 于云方,陈丽贤,解小飞;科学评价 迅速反馈 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8年09期
7 邱均平;《中国大学评价报告》等三部重要著作出版发行[J];图书与情报;2005年05期
8 邱均平;赵蓉英;殷之明;任全娥;马瑞敏;刘永;谭春辉;;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2006~2007)[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9期
9 崔红保;王英;郭学锋;袁庆龙;;工科学生科学评价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10年33期
10 刘绍怀;关于高教改革成果评价的科学性问题探讨[J];学术探索;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英;;科学评价企业 提高经济效益[A];北京市第十一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1年
2 陈可冀;;中医药效应的科学评价(摘要)[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文丽;;邓小平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启示[A];“邓小平理论与21世纪中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曾显光;李阳;牛小俊;王书芳;;农药在农业有害生物控制中的作用及科学评价[A];第十八届全国植保系统农药械信息交流交易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杨兆弘;;制约科技期刊发展的若干因素[A];第四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Bauef,R.;;传统药用植物科学评价的最新进展[A];第三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刘树信;;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政府绩效的科学评价与基本思路[A];研究领导科学 实现科学领导[C];2008年
8 李积胜;江超;闫蓓;白银;张玉和;贺智;;科学评价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机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9 杨颖瑜;;喀斯特洞穴的旅游开发研究[A];全国第十一届洞穴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10 蔡自兴;;智能控制学科体系的初步框架[A];1998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符海潮;如何科学评价高利贷[N];光明日报;2003年
2 胡善联;科学评价间接成本[N];医药经济报;2001年
3 李正风;科学评价:科学研究的质量控制[N];科技日报;2000年
4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邹永生;科学评价项目赢利能力和风险[N];中国黄金报;2005年
5 通讯员 曹启山;科学评价 选准专家[N];长江日报;2007年
6 高德年 特约记者 高传开 记者 文雁;广西总队科学评价政治教育效果[N];人民武警;2005年
7 本报记者 秦平;绩效评估能否科学评价政府[N];法制日报;2004年
8 姚耀富;效能监察成果需科学评价标准[N];中国石化报;2002年
9 ;销售员的绩效如何科学评价[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10 杜开展 李海宁;对人生价值的科学评价[N];西部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颖;基于科学计量视角的同行评议专家遴选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姜华平;道路交通事故社会经济损失评价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王初;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向先;农业信息资源配置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刘志坚;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6 李艳伟;航空公司竞争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王立志;道路沥青温度敏感性评价方法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8 单艺斌;妇女社会地位评价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
9 纪志坚;机械制造企业绿色再造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陈新军;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科学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熊璐;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大学;2005年
3 黄建华;网络课程评价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4 杨振起;道路交通事故社会经济损失的评价[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5 付展;层次分析法在成都高新区引进项目评价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6 蔡云华;云南滇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刘向伟;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8 兰玉杰;中学数学教师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9 徐景良;B/S模式综合评价支持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李申惠;高速公路原有路基检测与评价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评价学的开创与奠基之作——评《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
更多相关文章: 科学评价 教育评价学 学科体系 评价方法 评价活动 评价研究 综合评价 评价理论 大学评价 理论研究
,
本文编号:5129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12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