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存困境:检视与突围
本文关键词:教师生存困境:检视与突围
【摘要】:教学活动作为一种人为的、为人的生命活动,是体现教师生命意志、彰显生命本性、促进生命发展与完善的特殊生存实践。然而,在现实教学生活中,教师遭遇着日常与非日常、为我与我为、规避与自由、封闭与开放等生存困境。为此,我们只有全面认识生存困境,培育生存信仰,积极转变生存方式,营造良好生存环境,才能逐渐走出生存困境,进而不断提高教师生存质量。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师 生存困境 检视 超越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0YJC880085)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教学活动作为一种人为的、为人的生活活动,是体现教师生命意志、彰显生命本性、促进生命发展与完善的特殊生存实践。生存质量是教师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教师研究的重要内容。但从以往教师研究成果来看,人们更多地关注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研究,相对忽视教师生存质量、生存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纪生;;关于创建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探讨[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2 赵蕾;;构建和谐校园与加强思想沟通[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董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应该有《被压迫者教育学》——试述保罗·费莱雷的“解放教育学”[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4 张新平;新世纪国外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5 盛冰;重建制度社会资本:当今西方学校制度改革的新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6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7 李业才;农村教育:问题、对策、取向[J];成人教育;2005年04期
8 罗岗;“主奴结构”与“底层”发声——从保罗·弗莱雷到鲁迅[J];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5期
9 王宏图;阴影里的风景:城乡对峙与精神乌托邦[J];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5期
10 廖小琴;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的精神生活质量[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6 李庆宗;在理性与价值之间[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双;语文研究性学习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吕丽艳;教育世界中的意义遮蔽与澄明[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束从敏;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何雪莲;大学理想:追求完善人格[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伍香平;论体验及其价值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阎亚军;生活知识观及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红艳;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的角色转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辛治洋;论阿普尔教育理论的批判性[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席琴;关于我国教育学专业发展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志祥,程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和实践[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2 王立科;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及对策[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丁安廉;校本教研的思考与实践[J];基础教育参考;2004年Z1期
4 郭元祥;;智慧生成的三个基础[J];教育;2008年09期
5 刘东菊;;制约教师落实新课程目标的因素及其应对策略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年12期
6 向葵花;张琼;;学校变革进程中教师教学品质的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年07期
7 王妹春;;浅谈课堂上的提问艺术[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11期
8 罗明基;;教学与师德——兼谈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问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9 钱良应;教师教学语言艺术谈[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10 王丽;教师教学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管理;200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芳;;中小学教师教学审美能力的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熊丽凤;;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民办学校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郭成;郭芳;周巧;;中小学教师教学审美能力发展特点及其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赵艳红;周燕;;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分析[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5 瀚青;;杨贤江论教师修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张优吉;;因材施教及其实际运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7 李冲锋;;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开发[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杨树锋;;浅谈CAI在教学中的应用[A];第六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周俊英;;教学辅助手段及其使用[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建始一中"心育"课题组;;“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功能研究”课题工作计划(2007年9月——12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追寻中站成一棵叫做自己的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郭元婕;经合组织为教师“把脉”发起国际教学调查[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张超;谁为教师送上“心灵鸡汤”[N];天津教育报;2011年
4 记者张卫;远程教育提升我州教师教学水平[N];博尔塔拉报(汉);2010年
5 东北财经大学 张树捷;听课活动需讲究针对性[N];中国体育报;2011年
6 平野;做有思想的教师[N];天津教育报;2010年
7 王有鹏;教师的修炼:安心·耐心·雄心[N];天津教育报;2011年
8 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 高修岭;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反思[N];学知报;2010年
9 张迁;浅谈教师教学习惯的养成[N];黔西南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周波;不搞“表演”赛 看平时“讲功”[N];成都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鸿;教师教学知识的统整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林成堂;教师的感情表演规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彭文辉;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建模[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杨翠蓉;小学数学专家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7 周杰;倾听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徐湘;论教师教学生活的智慧[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苏姗姗;交往教学的生命美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标;新课程条件下教师教学思维方式转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俪嘉;教师课堂理答方式对学生学业情绪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郭芳;中小学教师教学审美能力发展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马海涛;美国教师教学档案袋评价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黄晓羽;教师教学自主权及其实现现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古丽萍;教师教学思维方式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李雪芹;教师情境知识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8 魏志红;教师课堂表扬行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金泉;新课改中的教师教学评价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成晓利;论教学智慧及其生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教师生存困境:检视与突围
,
本文编号:513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13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