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读书无用论”的成因及对策
本文关键词:试论“新读书无用论”的成因及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读书无用论” 家庭背景 教育体制 社会环境
【摘要】: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发生变化,教育结构失衡、接受大学教育成本高、就业薪金预期收益低、教育深化导致知识性失业、农村平民家庭学生社会资本缺失等原因导致"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应通过降低大学教育成本、转变就业观念、增加社会资本、改变教育结构等措施,提高就业率,彰显教育价值,从而走出"读书无用论"的误区。
【作者单位】: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学部;
【关键词】: 大学生 “读书无用论” 家庭背景 教育体制 社会环境
【分类号】:G40-052
【正文快照】: 一、“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在中国,历来有重视教育、崇尚读书的传统。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上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中和农村流行了新“读书无用论”现象,并已形成蔓延之势。2004年,东北师大农村教育研究所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等6省17所农村初中进行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龙安邦;;教育价值选择的困境与对策——解读新“读书无用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8期
2 王敏;李茜;;教育深化、社会资本差异与我国代际收入公平——新“读书无用论”引发的思考[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鑫;;经济学视阈下的农村学生主动弃学成因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谷宏伟;;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投资过度:基于信号理论的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9期
3 李鑫;;经济学视阀下的农村学生主动弃学成因分析[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Z2期
4 熊茜;;高考弃考现象透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刘荣;;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探讨[J];经济纵横;2010年03期
6 汪宽;;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0年11期
7 王敏;;台湾社会收入差距现状、成因与启示[J];台湾研究;2010年04期
8 韦春林;;当代农村“读书无用论”的社会学分析[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鸣;中国城乡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斌;;警惕“读书无用论”再流行[J];成才之路;2008年07期
2 谯欣怡;沈有禄;;试论“新读书无用论”[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3 徐莉;社会资本——就业及职业阶梯上流动的“有力工具”[J];江汉论坛;2003年04期
4 石军霞;;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新“读书无用论”[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5 郭丛斌;闵维方;;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关系研究[J];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6 刘七军;;贫困地区“新读书无用论”现象思考——以土桥村二组为例[J];开发研究;2005年06期
7 王敏;刘嗣明;;效率与公平关系新论——基于利益集团的视角[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凤银;黄仕军;;大学生就业难的教育原因论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7年11期
2 刘敏;;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J];管理工程师;2010年03期
3 马宏丽;;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困难分析[J];科技信息;2008年33期
4 熊宇;;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年02期
5 余艳琴,黄尚海;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问题的实证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8期
6 钟慧琴;郑娇;邵亚;王建洲;;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影响的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刘志欣;宋萍;王向东;;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11期
8 韩树蓉;刘江平;顾兴华;;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影响[J];社科纵横;2008年05期
9 赵亮;;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9期
10 潘孝侃;;论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荣恩;;农村家庭培养大学生的成本与期望分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刘西忠;;社会转型视阈中的就业基层导向——以大学生到村任职为视角[A];转型期的中国未来——中国未来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宏志;;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何静;武威;;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唐红兵;周章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董燕;;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府对策[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蔡劲松;;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与思考[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郭宇刚;;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其就业的可行性分析[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9 ;第三节 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10 刘娟;张佳欣;;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宝亮;大学生就业:好心态赢得新机遇[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2 孟大虎;城市专用性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安徽科技学院 蒋德勤 许正宏;聊聊大学生就业那点事[N];光明日报;2011年
4 阳泉市政协主席 刘高官;以观念创新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N];山西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顾怡 周泓洁;农村贫困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困局待破解[N];贵州政协报;2009年
6 蒋晔 卢大敏 崔彦玲;我市大学生就业:两头乐观、中间低迷[N];常州日报;2005年
7 联超;大学生就业关键要转变观念[N];大理日报(汉);2005年
8 记者 张孺海 通讯员 董艳;他们更让人牵挂[N];湖北日报;2005年
9 齐智杰 记者 薛婧;观念陈旧仍是大学生就业软肋[N];黑龙江日报;2005年
10 杨忠阳;大学生就业 观念正随需求变[N];经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武胜国;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绩效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孙祥;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及引导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4 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刘西忠;大学生村干部政策体系建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薛利锋;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姜世健;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军利;过度教育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吴冬梅;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现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崔智涛;大学生生涯发展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皓;高校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钱丹;大学生“村官”出口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郭娜;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孙之光;政府扶持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5 那佳;大学生就业中公共部门作为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6 倪洪章;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王U,
本文编号:5185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18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