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7-08-10 14:47

  本文关键词: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师范院校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 问题 对策


【摘要】:教师传统的知识领域是要具备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一般称为内容知识)和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一般称为教学法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关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已成为新时期教师知识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21世纪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由学科教学知识和相关的教育技术知识共同组成的。为此,各个师范院校都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知识和能力,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公共课开设,有助于提升师范生的专业素养,有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取得了应有的成绩,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在对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师主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以及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辨明,主要体现为教师主体的教育理论、教学能力以及教学素养相对缺乏;教学目标没有很好地反映课程自身的特点;教学内容没有体现出生成性;教学方法更新较慢;教学手段相对滞后;教学形式有些僵化;教学评价不够全面。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观念上没有很好地理解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的精神实质,脱离了课程自身的独特性,课程与教学相脱节,教学过程缺乏实效性,致使教学效果不佳。 在明确问题、辨明原因的基础上,采取何种对策,以改变这种现状,进而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改革,是本研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上述论证,论文提出了解决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问题的对策,即,“教师主体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目标要把握课程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要结合课程特点,凸显学校自身的特色;教学方法要重视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手段要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教学评价要体现方向性与全面性”,并实际提出了课程标准、教材修订、进行了课程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和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设计,在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教学改革实验,取得了积极地效果。
【关键词】:师范院校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 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34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一、引言10-11
  • (一) 相关概念界定10
  • 1. 师范院校10
  • 2. 现代教育技术10
  • 3.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10
  • (二)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10-11
  • 1. 研究的目标10
  • 2. 研究的意义10-11
  • (三) 研究方法11
  • 1. 文献研究法11
  • 2. 系统科学研究法11
  • 二、相关研究综述11-19
  • (一) 有关《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的研究11-13
  • (二) 有关《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13-16
  • (三) 有关《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16-18
  • (四) 有关《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研究18
  • (五) 上述研究成果对本课题的启发18-19
  • 三、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的问题与原因19-26
  • (一) 现状概述19-21
  • (二) 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21-26
  • 1. 教师主体的问题与原因22
  • 2. 教学目标的问题与原因22-23
  • 3. 教学内容的问题与原因23
  • 4. 教学方法的问题与原因23-24
  • 5. 教学手段的问题与原因24-25
  • 6. 教学形式的问题与原因25
  • 7. 教学评价的问题与原因25-26
  • 四、解决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问题的对策26-53
  • (一) 针对教师主体问题的对策26-29
  • 1. 运用多种途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26-27
  • 2. 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尊重学生主体地位27-28
  • 3.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28-29
  • (二) 针对教学目标问题的对策29-33
  • 1. 提高思想认识,准确把握课程特点29
  • 2. 根据时代要求,科学制定课程标准29-33
  • (三) 针对教学内容问题的对策33-35
  • 1. 分析现有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33-35
  • 2. 依托学校特色,积极完善教学资源35
  • (四) 针对教学方法问题的对策35-48
  • 1. 开展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35-48
  • 2.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48
  • (五) 针对教学手段问题的对策48-50
  • 1. 有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48-49
  • 2.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手段49-50
  • (六) 针对教学形式问题的对策50-51
  • 1. 采用合理的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50
  • 2. 多种教学形式科学搭配,提高教学效果50-51
  • (七) 针对教学评价问题的对策51-53
  • 1. 方向性与全面性相结合,进行多元评价51-52
  • 2. 重视评教,以评促建52-53
  • 结语53-54
  • 参考文献54-58
  • 致谢5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润启;;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多方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年2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伟超;基于多元化教学法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513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6513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b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