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其辅导策略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其辅导策略
【摘要】:通过修订的《大学生人际关系效能感量表》,对86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不高,大学生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总体上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和专业差异;农村学生的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低于城市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低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根据这些群体差异提出了辅导策略,以有效增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
【作者单位】: 中国计量学院材料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关系 自我效能感 辅导策略
【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及其中介效应研究”(项目编号:Y200909382)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人际关系是困扰大学生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大学生所感受到的最高的五个压力源中,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排在最前面。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种种不适,明显影响了人际双方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总体来说,目前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特点以及相应培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晶;张厚粲;;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研究[J];心理研究;2008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晶;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的初步编制与分析[D];山西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媛媛;竞技运动中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2 苏昊;;依据心理学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何银花;谢国文;;关注校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的教师自我效能感[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4 孔凡俊;刘程程;;教育叙事对成人教育教师素质的提升探析[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纪红艳;;试论学习困难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梁焱;;政治教学中学习效能感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1期
7 高静美;郭劲光;;高层管理团队(TMT)的人口特征学方法与社会认知方法的比较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8 李游,余小鸣;青少年非意愿怀孕的研究现状及预防对策[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5年04期
9 顾春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与学生的心理环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刘毅;吴宇驹;;临床评估中的文化偏向与行为一致性问题[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眭仿华;;自我效能与多元智能评价观整合下的学生发展——基于**学院大学二年级学生学情调查[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2 贺建平;赵晓燕;;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A];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明磊;创业自我效能及其与创业意向关系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8年
2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蒋建忠;印象理论与外交政策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4 黎春娴;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及其对价值观影响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5 冯波;从自然选择到文化选择[D];吉林大学;2010年
6 邢秀芳;基于同伴调节的课堂情绪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徐维爽;新会计准则实施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8 张敏;教师自主学习调节模式及其机制[D];浙江大学;2008年
9 王咏源;基于组织学习的制造业生产系统知识传递过程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方明军;大学教师隐性激励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曙;当代大学生专业承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职业选择的关系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2 杨立超;高中生考试焦虑与时间管理倾向、自我效能感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丁叶仙;高中英语利用多媒体进行写作教学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孙雪梅;基于元学习理论的技校学生数学学习指导的教学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贞;陕西省社区护士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张佳;吸毒者的自我控制能力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闪勇;基于治理视野下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赵永兵;高职院校和谐德育过程的构建[D];苏州大学;2009年
9 范秀清;道德实践和自主建构[D];苏州大学;2009年
10 谭志伸;赌博成瘾的原因与矫治——个案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萍;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论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2 陈寒,周国韬;自我效能感和归因的自我调节之理论背景及研究现状[J];教育科学;1999年02期
3 汪玲,雷雳,Tanja CULJAK;效能信念、加工方式和困难应对策略——关于自我调节学习的特点及各成分间关系的探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3期
4 周勇,董奇;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03期
5 辛涛,,申继亮,林崇德;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量表试用常模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年04期
6 王振宏;初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1期
7 龙君伟,徐琴美;Bandura的效能预期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1999年04期
8 唐为民;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及转换的印象知觉对其影响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1期
9 石伟,连榕;教师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1年02期
10 吴增强;自我效能:一种积极的自我信念[J];心理科学;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林艳;;论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法律适用[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1期
2 罗元;;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谢晓峰;;民办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情况调查——以南京三江学院为分析案[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唐书怡;;大学生挫折感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朱翠贞;艾卫平;张卫平;;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龙强;;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1期
7 于家杰;;商贸环境下高校教师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的意义——以金华地区高职院校为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郭诗阳;;高校图书馆大学生读者心理初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姚远;;加强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健康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郭静;;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J];青年科学;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爽;王宝珍;周伟红;刘松艳;;大学化学学习兴趣实践分析与探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刘松艳;王宝珍;王志才;张雷;;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孟秀玲;窦琴;;大学生英语习作评改新模式——自我评估与同伴互评[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4 吴丹;金成珠;;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5 林斐;;自我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范式[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6 谭文梅;;浅议民办学校教师心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刘志海;;浅谈教师自我激励[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8 胥伟;;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9 任术杰;;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方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10 王玉梅;;关于学校教师情感建设的初步探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辽宁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龙口边防检查站 徐学庭;善与人处[N];边防警察报;2011年
2 山东龙口边防检查站 徐学庭;善与人处[N];边防警察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李可 通讯员 邓燕玲;年底“裸辞”,值不值?[N];光明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李益众 刘磊;留在城市?回到基层?[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郝青;拜年:相互表达美好祝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6 王国平;社交网络:小失恋触发大创新[N];光明日报;2011年
7 记者 谢建晓;省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召开[N];河南日报;2011年
8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张国庆;80%的人生已堪称完美[N];华夏时报;2011年
9 健康时报记者 杜文明;听哈佛老师讲幸福课[N];健康时报;2011年
10 一宁;生活中的东西方差异[N];中国服饰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福井启子;中日言语行为差异与心理交际距离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徐琳琳;网络中的虚拟自我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许志红;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干预[D];吉林大学;2010年
4 张娜;人文精神的消隐与回归[D];复旦大学;2010年
5 高春海;荀子人际关系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红静;大学生宽恕心理及其教育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成殷姬;人际关系中的“和”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苗春霞;基于和谐理念的大学生生命质量及其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9 杨涛;外语学习倦怠与动机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寇长贵;大学生神经症环境因素与COMT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桂芳;基于人工智能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2 王艳祯;大学生学业自我设限问卷的编制与实测[D];西南大学;2010年
3 赵守良;正性刻板印象下任务难度和领域认同对绩效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0年
4 江燕;大学英语教学中幽默运用的效果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李世剑;独立学院英语学困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蒋亚琴;基于学习动机理论的初中英语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邱关军;内涵与价值:贵州占里共生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刘t 娜;亲子关系中的积极错觉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程慧智;高职教师教学效能感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罗欣;论非智力因素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92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692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