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外来务工子女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
本文关键词:南京市外来务工子女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南京市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及家长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发现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习惯与本地儿童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外来务工人员对子女学习的关注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够。要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应在学生行为习惯纠偏上着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应加强外来务工人员与学校的联系,提高他们的综合教育素养,形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新城小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外来务工子女 本地学生 学习习惯
【分类号】:G527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外来务工子女也被称为“流动儿童”、“农民工子女”、“流动农民适龄子女”、“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等,主要指随父母移居城市上学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对流动儿童或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在我国已从最初作为流动人口、农民工研究的一个部分发展为一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光峰;流动人口子女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11期
2 周芳;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11期
3 孙翠香;;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的元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4 ;国家一般课题“关于中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研究成果述评[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12期
5 邱兴;杨志俊;;论城市新移民子女亚文化跨越的学校教育干预[J];教育学报;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萍;;从记忆的过程论述记忆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2 张懿;孟庆瑶;;大学生幸福教育刍议[J];北京教育(德育);2008年02期
3 安延;新世纪国际留学市场中的法国[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4 何茜;温静;;国别教育研究:意义、现状与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5 王东海;;农村留守儿童人格教育刍议[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刘春红;;儿童英语教学法对成年人练习英语口语的作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1期
7 李子彦;;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竺春飞;;艺术教育与小学英语学科有效整合初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7期
9 陈永进;周研茹;;心理资本研究的元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10 吴向东;;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志辉;;发展农村教育:经济危机时期的战略选择[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张传燧;王双兰;;《学记》对注入式教学的病理分析及其现实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蓝建;;“世界教育危机”问题探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4 蓝建;;应重视二十世纪下半期以来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研究——关于教育的历史转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5 潘孝斌;路胜男;;进城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调查与分析——基于对浙江省七地民工家庭的实地调查[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吴宏超;;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困境与出路[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王一涛;;过度教育:根源及对策[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赵丹;;农村教学点师资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以中西部地区的调研为基础[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赵丹;Bruno Parolin;;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发展中国家学校布局规划的经验和启示[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熊筱燕;赵自强;康玉珠;;非盈利组织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以高等学校为背景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欣;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多维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淑慧;多元化教学评价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玉池;国际教育援助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游振声;美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张俊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7 王秀成;和谐教育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良斋;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宋洁绚;基于国家主义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马艳芬;教师教育发展困境的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洪菊;秦皇岛市流动儿童自我意识、社会适应发展特点及其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汪恭敬;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边缘化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邵秀娟;符号塑造: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困难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唐爱娟;小学生家庭教育误区及学校干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窦晓芳;城市公立小学流动儿童适应困难的跨文化因素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范晓滢;江西高校大学精神的培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刘耀;经济危机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影响的或然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蒲汝玲;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艺;基于社会公平的当代美国支教项目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王莉;回归儿童生活: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插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省委、省政府领导重视党派提案[J];江苏政协;1996年06期
2 王映;给流动人口子女以真正的教育平等——由晓岚的悲剧引发的思考[J];教育导刊;2004年01期
3 杜文平;流动人口子女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11期
4 胡进;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11期
5 傅维利;学校教育与亚文化[J];教育评论;1997年06期
6 项贤明;人口空间位移背景下的教育问题[J];教育研究;1998年04期
7 宋雁慧;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资本分析[J];民主与科学;2004年04期
8 邹泓,屈智勇,张秋凌;我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生存和受保护状况调查[J];青年研究;2004年01期
9 赵雅琴;流动人口与义务教育[J];人民教育;1996年06期
10 阎志刚;城市化与行为失范型社会问题初探[J];汕头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培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城市化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2 常燕;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3 杜科夫;深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长中;教育公平与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振海;学习习惯巧测试[J];初中生学习(考试与综合);2004年Z3期
2 ;检验你的学习习惯[J];英语大王;2005年03期
3 董玲利;;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3期
4 黎晓霞;;英语学习中注重三培养[J];考试(教研);2011年05期
5 张琼;;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9期
6 陈志群;学习习惯更重要[J];家庭与家教;2004年04期
7 郭振海;学习习惯巧测试[J];家庭与家教;2004年07期
8 刘秉辉;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J];学生之友(小学版);2005年07期
9 孙秀平;;浅论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语文学科的衔接[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2期
10 翟书杰;;浅谈初中生化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江;;初探学困生转化的对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2 陈捚;黄汾;;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3 彭瑞兰;;让孩子们活得轻松些、快乐些[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4 项立芳;;浅谈初中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5 刘运行;;转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语文课改体会[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6 谢永方;;良好习惯的养成[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7 梁彩颂;;学困生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和矫正措施[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8 刘志丽;朱越红;;浅谈学生学习习惯与家庭之关系及对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9 郑sネ,
本文编号:8749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874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