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考试焦虑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07:00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考试焦虑关系研究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习面临着新的台阶,考试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考试焦虑普遍存在,本文通过探讨高中生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考试焦虑的关系,多一个角度探讨考试焦虑问题的根源。 本次论文结论如下: (1)高中生的心理弹性在性别上存在差异,在人际协助维度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即高中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选择人际协助。 高中生的心理弹性存在学科上的差异,在人际协助的维度上文科生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即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倾向于选择人际协助。 高中生的心理弹性在家庭背景上存在差异,在家庭支持维度上来自农村的高中生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高中生,即来自农村的高中生得到更多的家庭支持。 高中生的心理弹性在家庭状况上的差异不显著,在情绪控制的维度上高中生独生的比非独生的得分高,并且差异显著,即高中独生子女情绪控制情况更好一些。 (2)高中生考试焦虑在性别、年级、学科、家庭背景、家庭状况上差异都不显著。 (3)高中生的应对方式在性别上存在差异,在解决问题的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即遇到问题时高中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采用解决问题的方式。 高中生的应对方式在年级上存在差异,在解决问题的维度上差异显著,高三学生比高一、高二学生更倾向于采用解决问题的方式。 高中生的应对方式在学科上存在差异,在求助这一维度上文科生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即在遇到问题时,高中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容易采取求助的应对方式。 高中生的应对方式在家庭情况上存在差异,在合理化这一维度上独生高中生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即在遇到问题时,独生比非独生更容易采取合理化的应对方式。 (4)高中生心理弹性越高,越倾向于采用积极地应对方式,如解决问题和求助,心理弹性越低,则倾向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如自责、幻想、退避。 (5)高中生心理弹性的各维度都与考试焦虑呈显著的负相关,即心理弹性得分越高,考试焦虑程度越低。 (6)倾向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高中生,考试焦虑程度越低,倾向于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高中生,考试焦虑越高。 (7)应对方式在心理弹性对于考试焦虑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关键词】:心理弹性 考试焦虑 应对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一、前言8
- 二、文献综述8-14
- 1.心理弹性8-10
- (1) 定义8-9
- (2) 国外相关研究9-10
- (3) 国内相关研究10
- 2.应对方式10-12
- (1) 应对方式的定义10-11
- (2) 应对方式的理论11-12
- 3.考试焦虑12-13
- (1) 国外研究12-13
- (2) 国内研究13
- 4.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13-14
- 三、研究意义14
- 1. 理论意义14
- 2、实践意义14
-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14-15
- 1.被试的选取14-15
- 2.研究工具15
- (1) 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15
- (2) "应付方式问卷"(第三版)(汪向东,王希林,马弘)15
- (3) 考试焦虑量表15
- 3.问卷调查及数据处理15
-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15-23
- 1.人口特征的差异分析15-19
- (1) 高中生心理弹性的性别差异15-16
- (2) 高中生心理弹性的年级差异16
- (3) 高中生心理弹性的学科差异16
- (4) 高中生心的心理弹性的家庭背景差异16-17
- (5) 心理弹性的家庭状况差异17
- (6) 高中生考试焦虑的人口学变量差异17-18
- (7) 高中生应对方式的性别差异18
- (8) 高中生应对方式的年级差异18
- (9) 高中生应对方式的学科差异18-19
- (10) 高中生应对方式的家庭背景差异19
- (11) 高中生应对方式的家庭状况差异19
- 2.研究变量的相关分析19-21
- (1) 高中生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19-20
- (2) 高中生心理弹性与考试焦虑的相关分析20
- (3) 高中生应对方式与考试焦虑的相关分析20-21
- 3.研究变量的回归分析21-23
- (1) 回归分析一21
- (2) 回归分析二21
- (3) 回归分析三21-23
- 六、分析与讨论23-26
- 1.高中生心理弹性差异分析与讨论23
- 2.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差异分析与讨论23
- 3.高中生应对方式的差异分析与讨论23-24
- 4.高中生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与讨论24-25
- 5.高中生心理弹性与考试焦虑的相关分析与讨论25
- 6.高中生应对方式与考试焦虑的相关分析与讨论25-26
- 七、结论与建议26-27
- 1.结论26-27
- 2.建议27
- 八、研究存在的不足27-28
- 参考文献28-30
- 附录30-36
- 致谢36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丽娣;李乐之;;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及启示[J];护理学报;2012年13期
,本文编号:880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880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