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从“新型”教师称谓看教师身份的特征及其建构

发布时间:2017-10-08 19:18

  本文关键词:从“新型”教师称谓看教师身份的特征及其建构


  更多相关文章: 称谓 身份 建构 个体


【摘要】:身份表明某一个体或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它既是结构性的又是建构性的。"新型"教师称谓层出不穷,它们概括、隐晦地表现了教师身份的各种特征。基于对各种"新型"教师称谓的整理、分析,我们发现教师身份具有无边界性与回归性、冲突性与整体性、间隙性与可能性、非延续性与建构性等多重特征。在文化、制度建构的基础上,教师身份的关键是"教师作为一个人"的专业生命历程中的自我身份建构。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称谓 身份 建构 个体
【基金】:作者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专家型教师的标准、成长过程与监测评价系统研究”(EFA100399)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身份”(identity,在我国文献中有时被译为“认同”)一词内涵较复杂,除了“相同”、“同一”(thesame)之意,还涉及“确认”(identification)、“属性”(belongingness)之意。构成“identity”的主要词义是“整一性”、“个体性”、“个别性”、“独立存在”,或“一种确定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阎光才;;教师“身份”的制度与文化根源及当下危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第九战略专题调研组;张天保;史宁中;;一流教师 一流教育[J];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3 尹弘飚;操太圣;;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身份认同——制度变迁与自我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02期

4 钱超英;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李茂森;;教师“身份认同”的理性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07期

6 吴康宁;教师:一种悖论性的社会角色——兼答郭兴举同志的“商榷”[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河清;文化个性与“文化认同”[J];读书;1999年09期

3 王宁;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问题[J];外国文学;1999年04期

4 尹弘飚;操太圣;;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身份认同——制度变迁与自我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02期

5 郑新蓉;教师的阶层身份、社会功能与专业化——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教师的研究[J];教育学报;2005年03期

6 吴康宁;教师:一种悖论性的社会角色——兼答郭兴举同志的“商榷”[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年04期



本文编号:995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95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a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