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策略研究
【摘要】: 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由于起步较晚,地区差别较大,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不高,缺乏统一的管理。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最基础的标准,与其他学科教育一起构成相互制约、相互渗透、辩证统一的完成体系,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知识的获取、各种技能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体制的增强和美感的塑造等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前提。 经过多年的教育体制改革,思想品德教育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等等,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本文通过对中学教师、学生的访谈和调查,对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主要从思想品德教学中具体分析了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探讨了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策略。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文的基础部分。论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 第二部分,访谈部分。通过与中学教师的交流,了解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并对目前中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了具体的分析与归类。 第三部分,论文主体部分。主要从思想品德教学中具体分析了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并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教师素质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第四部分,论文的结论部分。提出了思想品德教学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策略。强调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需要遵循的五个原则: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活动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协同性原则,并指出了思想品德教学中可通过教学目标的整合、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设计等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思想品德 心理健康 策略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41;G63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8
-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及其重要性8-12
- (一) 心理健康的含义8-9
- (二)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9-12
- 1.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9
- 2.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9-10
- 3.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0-12
- 二、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12-19
- (一) 学习方面12-13
- (二) 人际交往方面13-14
- (三) 自我意识方面14-19
- 1. 情绪控制15-16
- 2. 自我意志16-19
- 三、思想品德教学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19-23
- (一) 教学目标的影响19-20
- (二) 教材内容的影响20
- (三) 教学方法的影响20-21
- (四) 师生关系的影响21
- (五) 教师素质的影响21-23
- 四、思想品德教学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策略23-30
- (一) 思想品德教学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应遵循的原则23-25
- 1. 主体性原则23
- 2. 发展性原则23-24
- 3. 活动性原则24
- 4. 个性化原则24-25
- 5. 协同性原则25
- (二) 思想品德教学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25-30
- 1. 整合教学目标25-26
- 2. 优化教学内容26-27
- 3. 设计教学方法27-28
- 4. 提高教师素质28-30
- 结论30-31
- 参考文献31-33
- 致谢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华杰;;思想品德教师要用“心”浇灌学生的心田[J];学周刊;2011年29期
2 刘固霞;;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年07期
3 续晓飞;陈俊敏;;浅析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2期
4 薛晓静;安云芳;;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1年12期
5 高世成;;融情于教 教中激情——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情感教育的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9期
6 胡泽;;对粤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练习处理的几点看法[J];中小学德育;2011年08期
7 孙晓露;;拨开心灵的“迷雾”,沐浴灿烂的阳光——浅谈技校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7期
8 郭旭东;;思想品德网络阅卷的特点与反思[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年11期
9 岳进;;小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适——快不快乐在自己[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8期
10 翁笑英;;对于上好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思考[J];小学时代(教师);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梁盟;吴德恩;刘冉冉;;国民心理健康问题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2 郑连递;;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3 陈业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初探[A];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侯彩霞;;强化心理素质,从培养自信心开始[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5 姜立东;;心理问题≠思想品德问题[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八——追寻的旋律[C];2003年
6 张晓文;吴胜红;;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7 王卫东;;班主任工作之我见——浅谈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8 李丽蓉;;加强思想品德建设工作、促进和保障展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陕西省白水中学课题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建设开发与利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10 刘桂云;;浅议退休职工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A];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占凯 河北省卫生厅副厅长;重视转型期心理健康问题[N];学习时报;2008年
2 江都市郭村中学 杨宝兰;打造富有活力的思想品德课堂[N];江苏教育报;2009年
3 龙维新;初中思想品德的”快乐“教学[N];黔西南日报;2009年
4 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陈胜伟;不让一个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掉队[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邓新建 本报通讯员 肖金;“贫二代”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社会思考[N];法制日报;2010年
6 全国人大代表 民革湖北省委会副主委 彭富春;关注国民心理健康问题[N];团结报;2010年
7 丁青云;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解决[N];山西党校报;2009年
8 钟少珍 汕尾市城区凤翔学校;让思想品德课堂“快乐”起来[N];汕尾日报;2010年
9 洛阳市洛龙区第三实验学校 杜小飞;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艺术化处理[N];学知报;2010年
10 慈利一鸣中学教师 张立海;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索及对策[N];张家界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慧;中国企业家心理与企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琴;三峡水库移民社会心理健康问题、相关因素及其干预对策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3 宋丽红;转型时期我国基层政府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王海英;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6 张登浩;基层党政干部的人格特质、成就动机与幸福感[D];北京大学;2008年
7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顺厚;研究生德育绩效及其评价[D];复旦大学;2004年
9 陈培峰;迷信与宗教信仰的认知与脑机制探索[D];西南大学;2010年
10 肖e,
本文编号:9969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96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