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阅读论文 >

“陌生化”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6 20:27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根据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阅读教学应该重视学生感受、理解与评价能力。”(1)完整的阅读教学应该包含鉴赏与评价过程,应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鉴赏与评价能力。但是当前的阅读教学却忽视了学生鉴赏文本的过程,评价环节也往往只是在机械“贴标签”,并且文本评价环节也日益僵化。基于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本文试图引入什克洛夫斯基与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理论来解决当前阅读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第一部分总结了“陌生化”理论的发展成熟过程,及其与阅读教学的关系。第二部分分析了当前阅读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关系与教学设计这三方面出现的问题。第三部分则是重点探讨了教师借助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探究文本的具体方法。笔者认为,首先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从文本语言中发现奥秘。其次,寻找切入点,细读文本。最后,利用知识的迁移与对比,在迁移与对比中发现“陌生点”。第四部分阐述了借鉴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说”引导学生跳出文本、评价文本。关于跳出文本,笔者认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师生...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陌生化”与阅读教学
    第一节 “陌生化”理论发展简述
    第二节 “陌生化”与阅读教学的关系
第二章 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节 教学理念滞后
    第二节 教学关系错位
    第三节 教学设计模式化
第三章 借助“语言陌生化”,走进文本探究文本
    第一节 品味语言,发现文本奥秘
        一、巧借阅读初感,抓住文本“兴奋点”
        二、运用比较、还原与换词法分析“兴奋点”
    第二节 寻找切入点,细读文本
        一、巧妙设疑,熟悉中见陌生
        二、多元解读,新“窗口”见新景
    第三节 迁移、对比中见陌生
        一、改变“以本为本”的授课方式
        二、根据学生积累找到“陌生点”
第四章 借鉴“间离效果说”,跳出文本评价文本
    第一节 唤醒学生批判意识,引导学生跳出文本
        一、师生对话,制造阅读主体与文本的距离
        二、生本对话,冷静分析文本语言
    第二节 开放评价环境,引导学生评价文本
        一、借助文本互释打破封闭的评价环境
        二、教师不断更新对文本的个性理解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创新[J]. 王海安.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9(01)
[2]论学习共同体学习力实现及其提升策略[J]. 林莺.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12)
[3]用陌生化理论构建灵动课堂——陌生化理论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张丽.  学周刊. 2018(33)
[4]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与对策[J]. 吴丹.  汉字文化. 2018(17)
[5]人间有味是语文——例谈陈日亮老师“三以读法”[J]. 花玉娟.  语文教学通讯. 2018(26)
[6]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 王兴莉.  甘肃教育. 2018(15)
[7]略论运用“陌生化”理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 孙秀丽.  中国校外教育. 2018(17)
[8]发挥教师智慧 激发学生思维——“陌生化”理论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洪春鸣,伏志强.  中学语文教学. 2017(12)
[9]浅谈布莱希特“叙述体戏剧”理论核心——“间离效果”[J]. 张睦龄.  戏剧之家. 2017(19)
[10]“陌生化”视野下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 王炳誉,廖志英.  新教师. 2017(09)

博士论文
[1]语文科课程论建构[D]. 王荣生.华东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对高中文学作品教学的启示[D]. 张斯卉.湖南师范大学 2018
[2]布莱希特剧场理论研究[D]. 于然.中央民族大学 2017
[3]钱理群、孙绍振“文本细读”比较研究[D]. 胡薇.华中师范大学 2014
[4]陌生化理论:从俄国形式主义到新批评[D]. 李文慧.华中师范大学 2014
[5]陈日亮语文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研究[D]. 张闻.南京师范大学 2014
[6]陌生化理论新探[D]. 盖橙程.曲阜师范大学 2012
[7]试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陌生化”策略[D]. 朱雪琴.苏州大学 2010
[8]“陌生化”视角下的语文阅读教学[D]. 孙媚.山东师范大学 2009
[9]文本细读的言语教学策略[D]. 陈丽琴.福建师范大学 2008
[10]论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D]. 彭娟.武汉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421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31421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6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