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教学在普通高中语文阅读课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6 22:00
生成性教学理念由来已久,与当下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的理念不谋而合。生成性教学的研究也有许多,有幼儿、小学阶段的,有音乐、美术学科的,关于高中阶段语文学科的研究很少。同时,阅读课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又在全国高中中占较大比例,因此,有关生成性教学在普通高中语文阅读课中的应用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主要通过比较研究生成性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异同,得出生成性教学模式的优点。同时,以《拿来主义》一课为例,分别在两个平行班进行传统模式教学和生成性模式教学的实验,借此探讨生成性教学模式应用的思路和步骤,得出采用生成性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本文共分为5章,第1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缘由即采用生成性教学法进行阅读教学的原因,生成性学习理论、生成性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第2章为生成性教学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路和步骤。先介绍生成性教学法的一般思路和步骤,再以《拿来主义》一课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和课后反思来展示生成性教学法的具体应用过程。第3章为生成性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为了证实生成性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展示了《拿来主义...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传统教学法的不足
1.1.2 生成性教学法的介绍
1.1.3 采用生成性教学法进行阅读教学的原因
1.2 文献综述
1.2.1 生成性学习理论的相关研究
1.2.2 生成性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2.3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准实验法
1.3.3 比较研究法
1.3.4 归纳总结法
2 生成性教学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路和步骤
2.1 生成性教学法应用的一般思路和教学步骤
2.1.1 课前教学预设
2.1.2 课堂呈现
2.1.3 课后反思
2.2 生成性教学的具体应用示例——以《拿来主义》为例
2.2.1 预设教学设计(高二7班)
2.2.2 课堂实录
2.2.3 课后反思
3 生成性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3.1 《拿来主义》之传统教学模式
3.1.1 教学设计(高二9班)
3.1.2 课堂实录
3.1.3 课后反思
3.2 两种教学模式的相同点
3.2.1 教学对象相同
3.2.2 教材相同
3.2.3 考查方式相同
3.3 两种教学模式的不同点
3.3.1 教学设计不同
3.3.2 课堂观感不同
3.3.3 课后学生反馈不同
4 采用生成性教学的注意事项
4.1 课前
4.1.1 教师充分准备,预设生成
4.1.2 学生充分预习,阅读课文
4.2 课中
4.2.1 教师开放呈现,引导生成
4.2.2 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
4.3 课后
4.3.1 教师灵活考查,延伸生成
4.3.2 学生拓展学习,补齐短板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142251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传统教学法的不足
1.1.2 生成性教学法的介绍
1.1.3 采用生成性教学法进行阅读教学的原因
1.2 文献综述
1.2.1 生成性学习理论的相关研究
1.2.2 生成性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2.3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准实验法
1.3.3 比较研究法
1.3.4 归纳总结法
2 生成性教学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路和步骤
2.1 生成性教学法应用的一般思路和教学步骤
2.1.1 课前教学预设
2.1.2 课堂呈现
2.1.3 课后反思
2.2 生成性教学的具体应用示例——以《拿来主义》为例
2.2.1 预设教学设计(高二7班)
2.2.2 课堂实录
2.2.3 课后反思
3 生成性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3.1 《拿来主义》之传统教学模式
3.1.1 教学设计(高二9班)
3.1.2 课堂实录
3.1.3 课后反思
3.2 两种教学模式的相同点
3.2.1 教学对象相同
3.2.2 教材相同
3.2.3 考查方式相同
3.3 两种教学模式的不同点
3.3.1 教学设计不同
3.3.2 课堂观感不同
3.3.3 课后学生反馈不同
4 采用生成性教学的注意事项
4.1 课前
4.1.1 教师充分准备,预设生成
4.1.2 学生充分预习,阅读课文
4.2 课中
4.2.1 教师开放呈现,引导生成
4.2.2 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
4.3 课后
4.3.1 教师灵活考查,延伸生成
4.3.2 学生拓展学习,补齐短板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1422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3142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