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阅读论文 >

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2 11:4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在阅读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做出引导。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尽快转变传统的阅读教学理念。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建构和运用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把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考察对象,力图对主题阅读教学的一些可操作的方法进行探索。本论文结合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依据教育学等理论知识,借鉴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对高中语文主题阅读做了具体的分析和个案研究。本文通过研究认为,以多样化的主题作为思想统领,对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剖析,以多篇文本进行拓展式和比较式的群文阅读,以自编讲义作为补充阅读内容,读写融通,将探究贯穿于主题的理解和建构中,能提升学生品鉴评鉴作品的水平,也能够有效提高写作能力。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理论基础
    三、研究方法
    四、文献综述
第一章 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概述
    第一节 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
        一、丰富性
        二、发展性
        三、主动性
    第二节 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扩大阅读量,改善“浅阅读”现状
        二、提高学生对作品的品鉴评鉴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
    第一节 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前期准备
        一、学情分析
        二、主题确定
        三、资源整合
    第二节 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课堂形式
        一、同一主题的群文阅读
        二、读写共生的主题写作
    第三节 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评价方式
        一、评价理念和原则
        二、具体评价实施过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实践思考
    第一节 关于前期准备的思考
        一、对阅读现状的分析与把握
        二、选择主题的合适度
        三、整合阅读资源的原则
    第二节 关于课堂形式的思考
        一、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
        二、主题写作的有效性
    第三节 关于评价方式的思考
        一、教师对学生的有效评价
        二、学生对教师的有效评价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高中生语文阅读状况调查表
    附录二: 苏教版必修教材各单元主题调查
    附录三: “消逝的故乡”主题阅读资料汇编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中语文主题阅读研究[J]. 王敏.  文学教育(下). 2019(01)
[2]开展主题阅读,理解与传承传统文化[J]. 汤涛.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2018(10)
[3]浅谈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J]. 赖慧珍.  课外语文. 2018(25)
[4]开展主题模式,打造有生命力的阅读[J]. 梁慧慧.  新课程(中学). 2018(08)
[5]高中语文主题阅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 周晓晔.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8(06)
[6]开展主题模式,打造有生命力的阅读——以苏轼诗词阅读为例谈谈主题阅读的开展和意义[J]. 石灵.  新课程(下). 2018(01)
[7]以主题视角重读教材——“月是故乡明”专题教学突破[J]. 陈丹.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7(22)
[8]奇文共赏始知道 主题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尝试[J]. 李萌.  上海教育. 2017(Z2)
[9]主题阅读:让阅读走向远方[J]. 张钟玉.  语文天地. 2017(16)
[10]浅谈高中语文学习的主题阅读与素材积累[J]. 周峰.  中学语文. 2016(33)

硕士论文
[1]高中语文古诗词主题教学实践研究[D]. 李璐璐.河南大学 2017
[2]高中语文主题探究性学习研究[D]. 田静.广西师范大学 2017
[3]系统思维视角下的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研究[D]. 纪恬.山东师范大学 2014
[4]吴泓语文专题式教学评述[D]. 刘川江.西南大学 2012
[5]语文主题阅读探究性教学的模式建构[D]. 李萍.西南大学 2011
[6]基于主题的中学语文开放性课堂教学研究[D]. 吕丽云.东北师范大学 2008
[7]基于主题教学的教学设计应用研究[D]. 肖平.华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53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3153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3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