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4 12:31
非连续性文本因其呈现信息简洁直观、贴近生活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中。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提出教学要求之后,这一概念逐渐进入到大众视野,也开启了众多教育工作者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探索之路。但毕竟有关“非连续性文本”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对实际教学有一个清楚的了解。鉴于此,论文对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培养现状展开调查研究。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先是从PISA测试结果带来的反思、新课标的相关要求、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这三个方面阐述了研究缘起,接着概述了论文的研究对象,然后梳理分析学界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研究意义,最后说明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明晰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观察思考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接着,分析得出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需要具备的三种主要能力:信息提取能力、综合解释能力、反思评价能力,但这三种能力要求并不是等分存在,而是以阶梯式呈现;最后,总结出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培养的三种主要意义:一是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二是提升学生未来适应...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多则材料组合类非连续性文本类型一
11生活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读者需要阅读针对同一主题的多篇文章后才能解决问题。①结合新课标的相关表述来看,“图文等组合材料”“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分别属于“混合文本”和“多重文本”。但新课标中将这两种文本表述为非连续性文本的一种类型,因此可以将其概括为图文类和多则材料组合类非连续性文本。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顾名思义就是由图、文组成的阅读材料。其呈现方式主要有:漫画、徽标,折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等数据统计图,以及公交和地铁等路线图。这里的“文”并不仅限于汉字,也可以是英文字母、数字。多则材料组合类非连续性文本主要包括由纯文字组成和由纯文字、图文、表文等形式组成的两种类型。如图1-1和图1-2所示:图1-1多则材料组合类非连续性文本类型一图1-2多则材料组合类非连续性文本类型二这两种类型的多则材料组合类非连续性文本,都是为了更清楚具体的说明同一个主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国上海项目组:《质量与公平:上海2009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研究报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28页。
14本概念的历史及其本质特征,并参考已有的课程标准和有关的考试要求,构建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结构模型:定位提取能力、整合推理能力、评价运用能力。①由于本文研究的是我国语境下的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结合新课标的相关要求以及种种实例的基础上,笔者将“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按照难度系数由低到高划分为:信息提取能力、综合解释能力、反思评价能力。一、信息提取能力新课标第三学段(5-6年级)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目标设定的较为简单,只是要求学生能够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而第四学段(7-9年级)的表述中就用到了“复杂”一词,可见新课标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课程目标设定是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且各个学段的能力要求是相互联系,螺旋上升的。信息提取能力属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中的初级能力,是指当阅读相应的文本材料时,要带着特定的目的提取出所需要的若干信息以及区分出所需信息和干扰信息。以图1-3和图1-4为例,可以看出非连续性文本试题对信息提取能力的考察。图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由图1-3可以得知问题1的答案范围直接指向材料一,而材料一中调查数据图的数值变化范围非常明显。对于初中生来说,从这种变化趋势明显的图表中提取正确信息并不困难。①赵宁宁,朱珅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指标初探》,《中国考试》,2018年第8期,第35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探究[J]. 杨怡飞. 中国校外教育. 2019(31)
[2]例谈高考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应对策略[J]. 毛拴勤. 甘肃教育. 2019(10)
[3]中考语文试卷制式的省思与重构[J]. 林忠港. 语文建设. 2019(09)
[4]表现性评价:让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走向深刻[J]. 邹晓明. 江苏教育. 2019(22)
[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指标初探[J]. 赵宁宁,朱珅跃,腾希纯,李文婷. 中国考试. 2018(08)
[6]农村初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状及阅读能力的培养[J]. 刘润河. 学周刊. 2018(20)
[7]图中语言 值得揣摩——“图文转述与探究”专题[J]. 孙开仁. 初中生天地. 2018(Z4)
[8]近年来非连续性文本研究文献综述[J]. 潘红. 上海教育科研. 2015(10)
[9]化学教材图表认知难度分析量表的设计及应用[J]. 占小红,周少江. 化学教学. 2015(04)
[10]多则作文材料审读指津[J]. 王友花. 语文知识. 2015(02)
硕士论文
[1]部编本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研究[D]. 卜阿敏.扬州大学 2019
[2]小学高段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研究[D]. 董瑞欣.杭州师范大学 2019
[3]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D]. 苏小颖.集美大学 2019
[4]小学语文表格类非连续性文本的微课设计研究[D]. 喻培洁.四川师范大学 2018
[5]义务教育阶段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研究[D]. 冯帅宇.山西师范大学 2018
[6]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D]. 张冬云.南京师范大学 2018
[7]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研究[D]. 翟俊.山西师范大学 2017
[8]思想政治课教师使用教科书中非连续性文本的调查研究[D]. 高立喜.山西师范大学 2017
[9]初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D]. 刘佳幸.广州大学 2017
[10]从非连续性文本的角度论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D]. 戴玲娣.淮北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64791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多则材料组合类非连续性文本类型一
11生活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读者需要阅读针对同一主题的多篇文章后才能解决问题。①结合新课标的相关表述来看,“图文等组合材料”“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分别属于“混合文本”和“多重文本”。但新课标中将这两种文本表述为非连续性文本的一种类型,因此可以将其概括为图文类和多则材料组合类非连续性文本。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顾名思义就是由图、文组成的阅读材料。其呈现方式主要有:漫画、徽标,折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等数据统计图,以及公交和地铁等路线图。这里的“文”并不仅限于汉字,也可以是英文字母、数字。多则材料组合类非连续性文本主要包括由纯文字组成和由纯文字、图文、表文等形式组成的两种类型。如图1-1和图1-2所示:图1-1多则材料组合类非连续性文本类型一图1-2多则材料组合类非连续性文本类型二这两种类型的多则材料组合类非连续性文本,都是为了更清楚具体的说明同一个主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国上海项目组:《质量与公平:上海2009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研究报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28页。
14本概念的历史及其本质特征,并参考已有的课程标准和有关的考试要求,构建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结构模型:定位提取能力、整合推理能力、评价运用能力。①由于本文研究的是我国语境下的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结合新课标的相关要求以及种种实例的基础上,笔者将“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按照难度系数由低到高划分为:信息提取能力、综合解释能力、反思评价能力。一、信息提取能力新课标第三学段(5-6年级)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目标设定的较为简单,只是要求学生能够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而第四学段(7-9年级)的表述中就用到了“复杂”一词,可见新课标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课程目标设定是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且各个学段的能力要求是相互联系,螺旋上升的。信息提取能力属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中的初级能力,是指当阅读相应的文本材料时,要带着特定的目的提取出所需要的若干信息以及区分出所需信息和干扰信息。以图1-3和图1-4为例,可以看出非连续性文本试题对信息提取能力的考察。图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由图1-3可以得知问题1的答案范围直接指向材料一,而材料一中调查数据图的数值变化范围非常明显。对于初中生来说,从这种变化趋势明显的图表中提取正确信息并不困难。①赵宁宁,朱珅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指标初探》,《中国考试》,2018年第8期,第35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探究[J]. 杨怡飞. 中国校外教育. 2019(31)
[2]例谈高考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应对策略[J]. 毛拴勤. 甘肃教育. 2019(10)
[3]中考语文试卷制式的省思与重构[J]. 林忠港. 语文建设. 2019(09)
[4]表现性评价:让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走向深刻[J]. 邹晓明. 江苏教育. 2019(22)
[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指标初探[J]. 赵宁宁,朱珅跃,腾希纯,李文婷. 中国考试. 2018(08)
[6]农村初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状及阅读能力的培养[J]. 刘润河. 学周刊. 2018(20)
[7]图中语言 值得揣摩——“图文转述与探究”专题[J]. 孙开仁. 初中生天地. 2018(Z4)
[8]近年来非连续性文本研究文献综述[J]. 潘红. 上海教育科研. 2015(10)
[9]化学教材图表认知难度分析量表的设计及应用[J]. 占小红,周少江. 化学教学. 2015(04)
[10]多则作文材料审读指津[J]. 王友花. 语文知识. 2015(02)
硕士论文
[1]部编本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研究[D]. 卜阿敏.扬州大学 2019
[2]小学高段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研究[D]. 董瑞欣.杭州师范大学 2019
[3]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D]. 苏小颖.集美大学 2019
[4]小学语文表格类非连续性文本的微课设计研究[D]. 喻培洁.四川师范大学 2018
[5]义务教育阶段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研究[D]. 冯帅宇.山西师范大学 2018
[6]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D]. 张冬云.南京师范大学 2018
[7]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研究[D]. 翟俊.山西师范大学 2017
[8]思想政治课教师使用教科书中非连续性文本的调查研究[D]. 高立喜.山西师范大学 2017
[9]初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D]. 刘佳幸.广州大学 2017
[10]从非连续性文本的角度论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D]. 戴玲娣.淮北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64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3264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