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指引下高中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4 19:00
实用类文本是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文本,且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3年就被提出,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类型的文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关注度远远不如文学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当《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于2018年秋季正式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时,实用类文本就面临着变革传统教学方式的机遇和挑战。出于一个即将步入教师岗位的执教者的需求,以及论题本身具有的研究价值,本文以新课标为指导纲领,将目光聚焦于实用类文本的相关研究,通过对福建省福州市一级、二级、三级达标高中的教师与学生进行调查与访谈,以及对现行教材与高考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提出相关建议。笔者首先对新时代下的实用类文本进行明确阐述,将实用类文本置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浪潮以及新课标的发展这两个环境中进行考量,再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实用类文本的分类与特征进行说明,最后涉及2017年版新课标对高中实用类文本教学的具体要求。笔者结合自己的实习经历,对当前高中在校学生以及一线教师进行调查访问,并将结果绘制成统计图,意在获得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事实依据。本文紧紧围绕新课标引领下的高中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倾向阅读的文本为了了解学生对课外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兴趣,本人对此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您
第二章高中实用类文本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5-类的小说,紧接着就是故事性较强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在对部分的学生的访谈中发现,由于高中学习任务中重,学习时间紧,学生在选择课外读物时,首要选择故事性较为丰富的文章或者篇幅较短的文章进行阅读。学生在课外实用类文本的读物中大多接触的是新闻。图2-2学生对于课内实用类文本感兴趣程度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对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兴趣,本人又对学生进行了课内实用类文本感兴趣程度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对于课内实用类文本的感兴趣程度为一般,有14%的学生对于实用类文本几乎没有兴趣,23%的学生对于实用类文本比较感兴趣,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对于课本中出现的这一类型的文章并没有很强烈的阅读兴趣。针对这个问题,本人还旁听了几个高一班级的实用类文本阅读课,发现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并且动笔做笔记的次数没有文言文和诗歌课频率来得高。实用类文本阅读单元常常安排在最后一个单元,这就意味着在进行这个单元的教学时常常处在期中考或期末考这个阶段,已经有学生将部分心思放在期中或期末复习上,对于实用类文本的学习不太上心,所以在课堂上偶尔会出现学生完成其他科目作业的情况。2、能够区分文体,但对实用类文本认知不足
福建师范大学陈紫珺硕士学位论文-16-图2-3学生对高中阶段出现的文体的了解程度笔者通过对“您对高中阶段出现的文体的了解程度”的调查访问得知,有18%的学生对高中阶段出现的文体非常了解,43%的学生比较了解,仅有10%的学生对于文体并不了解。超过半数的学生在给出不同文体的文本时能够根据文体对文本作出区分,说明学生在这一方面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笔者接着又针对“你对实用类文本的明确程度”做了一个调查,意在探究学生对于实用类文本的具体组成类型是否明确。图2-4学生对于实用类文本的明确程度
本文编号:3343008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倾向阅读的文本为了了解学生对课外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兴趣,本人对此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您
第二章高中实用类文本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5-类的小说,紧接着就是故事性较强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在对部分的学生的访谈中发现,由于高中学习任务中重,学习时间紧,学生在选择课外读物时,首要选择故事性较为丰富的文章或者篇幅较短的文章进行阅读。学生在课外实用类文本的读物中大多接触的是新闻。图2-2学生对于课内实用类文本感兴趣程度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对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兴趣,本人又对学生进行了课内实用类文本感兴趣程度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对于课内实用类文本的感兴趣程度为一般,有14%的学生对于实用类文本几乎没有兴趣,23%的学生对于实用类文本比较感兴趣,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对于课本中出现的这一类型的文章并没有很强烈的阅读兴趣。针对这个问题,本人还旁听了几个高一班级的实用类文本阅读课,发现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并且动笔做笔记的次数没有文言文和诗歌课频率来得高。实用类文本阅读单元常常安排在最后一个单元,这就意味着在进行这个单元的教学时常常处在期中考或期末考这个阶段,已经有学生将部分心思放在期中或期末复习上,对于实用类文本的学习不太上心,所以在课堂上偶尔会出现学生完成其他科目作业的情况。2、能够区分文体,但对实用类文本认知不足
福建师范大学陈紫珺硕士学位论文-16-图2-3学生对高中阶段出现的文体的了解程度笔者通过对“您对高中阶段出现的文体的了解程度”的调查访问得知,有18%的学生对高中阶段出现的文体非常了解,43%的学生比较了解,仅有10%的学生对于文体并不了解。超过半数的学生在给出不同文体的文本时能够根据文体对文本作出区分,说明学生在这一方面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笔者接着又针对“你对实用类文本的明确程度”做了一个调查,意在探究学生对于实用类文本的具体组成类型是否明确。图2-4学生对于实用类文本的明确程度
本文编号:33430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3343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