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阅读论文 >

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调查研究 ——以寿光市实验中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15 04:49
  新课标认为阅读是一种针对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也就是说教师并不能代替学生来进行阅读和思考,学生只有自己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阅读中,才能对阅读的文本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和感悟,开阔眼界,丰富见识,旷达格局。学生自我对阅读的独特感受是十分重要和珍贵的。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地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路进行引导。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用还是显而易见的,新课标对阅读的目标和层次都有更好高的要求,主题式阅读正好能够符合新课标语文教学要求,围绕主题的阅读教学方式,在主题阅读互动中会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这也是当前时期内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要求之一。本文主要对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析初中语文主题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这可以有效地针对问题,对症下药,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全文共分为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绪论部分,关于主题阅读研究的背景、现状及意义,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依据。第二部分,是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概述,包括主题阅读及主题阅读教学的概念,还有主题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特征以及要求进行阐述。第三部分,初中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的调查与分析,主要针对实验中学教师和抽取初中三个年... 

【文章来源】:鲁东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调查研究 ——以寿光市实验中学为例


可以看出,从

语文教师,问卷调查,阅读教学,主题


教师层面与学生层面存在的问题,以便探究初中阶段更好地主题教在初中主题式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中,笔者分别对潍坊寿光市实验以及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 180 份,其中初中语文教师卷达到 100%。七八九年级抽取一个班,分别为七(5)班,八(班,学生各 50 份,共 150 份问卷,回收 148 份,有效率为 98、初中主题阅读教学的调查现状一)针对主题阅读教学的教师的调查题阅读教学现状中教师是重要的调查对象,因此展开单独对教师的调查。针对教师主题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中,在问卷中主要设置了在教学方式、主题学习次数以及主题资料来源等与语文主题阅读相对语文教学采用的教学方式来掌握当前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整体进行语文主题学习频率和学习资料来源的调查,从微观层面,了解阅读教学情况,在对主题阅读教学以下就是调查的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议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J]. 徐惠君.  新课程(下). 2019(03)
[2]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兴趣[J]. 陈占领.  新课程(中). 2017(02)
[3]如何搞好乡镇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J]. 卢晓彤.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6(22)
[4]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浅析[J]. 刘晓菲.  学周刊. 2016(05)
[5]主题学习,点燃智慧的快乐语文[J]. 于冬梅.  现代教育科学. 2012(12)
[6]向阅读纵深处漫溯——“主题阅读”的理念、框架及意义建构[J]. 周永华.  新课程学习(上). 2012(10)
[7]以“语文主题学习”推动学校语文课改[J]. 陈耀方.  人民教育. 2012(Z3)
[8]反三归一 质从量出——“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理论、实践与思考[J].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课题组.  人民教育. 2012(Z3)
[9]在反思中重建——关于“语文主题学习”的思考和探索[J]. 李希贵.  人民教育. 2012(Z3)
[10]从此爱上语文——山东省青州市“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扫描[J]. 平野,郝永.  人民教育. 2012(Z3)

硕士论文
[1]初中阅读教学中有效对话教学策略的研究[D]. 叶小军.杭州师范大学 2016
[2]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探究[D]. 景英琪.陕西师范大学 2016
[3]初中记叙文阅读的主题整合教学策略研究[D]. 徐雅兰.四川师范大学 2015
[4]刘宪华“语文主题阅读实验”课堂形态研究[D]. 李莹.重庆师范大学 2015
[5]潍坊市高新区初中语文主题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徐宝娜.鲁东大学 2014
[6]窦桂梅主题教学的应用研究[D]. 徐颖文.广州大学 2013
[7]主题教学理论及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 李青.曲阜师范大学 2013
[8]小组合作式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探究[D]. 赵鑫.天津师范大学 2013
[9]对窦桂梅主题教学的研究[D]. 陈丹丹.南京师范大学 2011
[10]语文主题阅读探究性教学的模式建构[D]. 李萍.西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438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33438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8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