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方法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6 07:16
朗读方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现在依然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教学方法。朗读方法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快速进入文本特定情境、符合语言习得规律,培养语感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朗读的基本特征是通过朗读时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是一种高低错落的悦耳的声音。汉语在语音方面具有音乐性较强的特点,在这个特点的基础上,将朗读应用在语文教学中会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声音将书面文字转化为鲜活的语言,为语文教学增添生命力。朗读方法对深化语文文体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不同的文体在语文教学中有不同的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的方式可以深化各个文体的体裁特点,学生会形成一个系统、规范的文体知识体系。本研究将朗读方法应用在诗词、文言文、散文、小说和戏剧这五种文体上的教学功能与作用一一论述。但是教师在运用朗读方法时也有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当下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用朗读一般都是为了了解文本大意,为后续的碎片化讲解奠定基础,而忽略了朗读自身的魅力和价值。在教学活动之前,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根据课文的文体特点、篇幅的长短等特点,可以用朗读替代部分讲授。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要丰富朗读方式,激发学生...
【文章来源】:渤海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依据
1.理论依据
2.实际依据
(二) 文献综述
1.关于语文朗读方法的研究
2.关于语文朗读课堂现状的研究
3.关于朗读方法的意义的研究
4.关于语文朗读方法的实施策略
(三) 研究意义
1.有助于深化语文文体教学
2.有助于完善现行语文教学
(四) 研究方法
1.行为研究法
2.观察法
3.文献法
一、朗读方法概述
(一) 新课程标准中朗读的基本原则与标准
1.原则
2.标准
(二) 朗读方法的目的
1.培养学生的阅读感知能力
2.培养学生审美体验能力
3.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对话交流能力
(三) 朗读方法的价值与功能
1.迅速进入文本情境实现在场参与
2.恪守朗读规范体悟文字韵律之美
3.全面调动心口视听感官完成感知体认
二、朗读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一) 朗读方法与教学目标的偏离
(二) 朗读方法与教学进度的矛盾
(三) 朗读方式的单一、僵化
(四) 朗读方法的自身局限
1.朗读方法是感性教学方法
2.朗读方法理论研究不足
3.朗读方法是瞬时记忆
三、朗读方法在初中语文文体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
(一) 理解诗词的韵律节奏与深厚意境
(二) 体验文言文的转承启合的气韵特征
(三) 把握散文的形神结构与微言大义
(四) 介入小说文本的情境结构
(五) 感受戏剧的情节冲突和人物语言
四、朗读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 正确认识朗读方法的价值与局限
(二) 不同体裁、课型选择不同朗读方式
1.吟诵式
2.对话式
3.配乐式
4.童话拟人式
5.角色表演式
6.主旨发言式
7.新闻播报式
(三) 以部分朗读方法替代讲授法
(四) 制定合理的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以宋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为例[J]. 徐明. 中国校外教育. 2017(15)
[2]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文体教学与反思[J]. 张群. 教学与管理. 2014(19)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之我见[J]. 滕云. 教育实践与研究(A). 2013(11)
[4]为朗读寻找镜子和窗口——中学语文室外交互式朗读模式新探[J]. 严宁颖. 语文建设. 2012(Z1)
[5]朗读教学的本质探析与设计原则[J]. 游泽生. 毕节学院学报. 2011(11)
[6]语文朗读的重要性[J]. 宋清兵.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1(10)
[7]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胡劲松.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1(05)
[8]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李莉. 语文建设. 2010(10)
[9]浅析现代汉语书面语的音律特征——以冰心散文《图画》为例[J]. 陈明霞. 西安社会科学. 2009(04)
[10]感悟通才得真——重新审视新课程下的朗读教学[J]. 张艳. 科学大众. 2008(11)
硕士论文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朗读行为研究[D]. 刘凯莉.山西师范大学 2016
[2]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研究[D]. 糜雪.苏州大学 2013
[3]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D]. 马碧红.四川师范大学 2007
[4]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 尚云飞.西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63802
【文章来源】:渤海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依据
1.理论依据
2.实际依据
(二) 文献综述
1.关于语文朗读方法的研究
2.关于语文朗读课堂现状的研究
3.关于朗读方法的意义的研究
4.关于语文朗读方法的实施策略
(三) 研究意义
1.有助于深化语文文体教学
2.有助于完善现行语文教学
(四) 研究方法
1.行为研究法
2.观察法
3.文献法
一、朗读方法概述
(一) 新课程标准中朗读的基本原则与标准
1.原则
2.标准
(二) 朗读方法的目的
1.培养学生的阅读感知能力
2.培养学生审美体验能力
3.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对话交流能力
(三) 朗读方法的价值与功能
1.迅速进入文本情境实现在场参与
2.恪守朗读规范体悟文字韵律之美
3.全面调动心口视听感官完成感知体认
二、朗读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一) 朗读方法与教学目标的偏离
(二) 朗读方法与教学进度的矛盾
(三) 朗读方式的单一、僵化
(四) 朗读方法的自身局限
1.朗读方法是感性教学方法
2.朗读方法理论研究不足
3.朗读方法是瞬时记忆
三、朗读方法在初中语文文体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
(一) 理解诗词的韵律节奏与深厚意境
(二) 体验文言文的转承启合的气韵特征
(三) 把握散文的形神结构与微言大义
(四) 介入小说文本的情境结构
(五) 感受戏剧的情节冲突和人物语言
四、朗读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 正确认识朗读方法的价值与局限
(二) 不同体裁、课型选择不同朗读方式
1.吟诵式
2.对话式
3.配乐式
4.童话拟人式
5.角色表演式
6.主旨发言式
7.新闻播报式
(三) 以部分朗读方法替代讲授法
(四) 制定合理的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以宋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为例[J]. 徐明. 中国校外教育. 2017(15)
[2]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文体教学与反思[J]. 张群. 教学与管理. 2014(19)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之我见[J]. 滕云. 教育实践与研究(A). 2013(11)
[4]为朗读寻找镜子和窗口——中学语文室外交互式朗读模式新探[J]. 严宁颖. 语文建设. 2012(Z1)
[5]朗读教学的本质探析与设计原则[J]. 游泽生. 毕节学院学报. 2011(11)
[6]语文朗读的重要性[J]. 宋清兵.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1(10)
[7]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胡劲松.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1(05)
[8]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李莉. 语文建设. 2010(10)
[9]浅析现代汉语书面语的音律特征——以冰心散文《图画》为例[J]. 陈明霞. 西安社会科学. 2009(04)
[10]感悟通才得真——重新审视新课程下的朗读教学[J]. 张艳. 科学大众. 2008(11)
硕士论文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朗读行为研究[D]. 刘凯莉.山西师范大学 2016
[2]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研究[D]. 糜雪.苏州大学 2013
[3]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D]. 马碧红.四川师范大学 2007
[4]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 尚云飞.西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63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3363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