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名著阅读教学法探究 ——基于形式主义与新批评视野
发布时间:2021-09-12 12:36
名著阅读是高中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区别于课本学习的语文学习方法。通过对名著原典的阅读,学生不仅会提高阅读能力,同时也会陶冶他们的情操,涵养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等综合性的语文素养。然而,本应该是社会大众普及的阅读,在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面前,人们将其更多地演变为轻松娱乐的消遣方式,而也只有鲜少人认为阅读是一件关乎成长、关乎人生、关乎民族的大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学语文教育也越来越注重有效率、实用性强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上出现了为学生成绩及高考服务的教学倾向。由此,教师也越来越轻视对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综合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在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上,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少之又少,更不要说对经典作品的了解,以及能够体会字里行间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了。而要想能够切合实际地解决问题,有效的教学法也就成为开启名著教学大门的黄金钥匙。语文教师对学生名著阅读上的教学,某种程度上来说,可视为一种文学批评。而文学理论亦可以为名著阅读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在已有的文学批评方法中,形式主义与新批评的批评方法都以文本、原典为基准去评价作品,这和解决当下中学生对名著阅读理解过浅,没有自己的思考等问题"...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一) 高中名著阅读的背景
(二) 高中名著阅读现状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 文学批评方法
(二) 形式主义与新批评
(三) 名著
四、文献综述
(一) 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意义
(二) 名著阅读的意义
(三) 高中生名著阅读概况
(四) 文学批评理论视角下的文本阅读
(五) 形式主义与新批评视角下的中学语文阅读
五、问题提出与研究内容
六、主要研究方法
(一) 内容分析法
(二) 观察法
(三) 访谈法
第一章 高中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名著统计与分析
一、人教版名著导读的选文分析
二、北京卷《考试说明》中名著篇目分析
第二节 高中名著阅读教学现状调查
一、高中语文教师名著阅读教学现状
二、高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第二章 形式主义与新批评和高中名著阅读教学关系的构建
第一节 形式主义与新批评的理论要义和名著阅读教学的关联性
一、关于俄国形式主义批评
二、关于英、美新批评
第二节 高中名著阅读中的形式主义与新批评教学方法构建
一、导读策略
二、促读策略
三、控读策略
四、评读策略
第三章 人教版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法的实践与反思
第一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法的实践
第二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法实践后的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此岸到彼岸——高中名著阅读的意义认识[J]. 李娜. 中学语文. 2015(33)
[2]浅谈新课改高中语文必修“名著导读”板块教学要求[J]. 黄志兵.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4(01)
[3]阅读的意义和阅读的艺术[J]. 陈永国. 外文研究. 2013(02)
[4]文学批评理论关照下的多元解读——以《雷雨》为例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J]. 范铮. 教学与管理. 2012(18)
[5]“名著阅读与语文教学”的现实意义及途径探索[J]. 易昌隆. 中学语文. 2011(15)
[6]论语文阅读的内涵与理念[J]. 郭成,高淳海,郑雁鸣,王雁玲.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1(01)
[7]形式主义批评发展脉络探究[J]. 王欣. 国外文学. 2010(01)
[8]中学经典诗文多元解读的理论匡正[J]. 段双全. 语文建设. 2007(01)
[9]语文教学之痛:“文本解读”的缺席(上)[J]. 王立根.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6(11)
[10]文本细读:切入言语的心灵世界[J]. 黄孟轲. 中学语文教学. 2006(07)
硕士论文
[1]基于英美“新批评”视野的高中文学文本解读研究[D]. 唐红梅.四川师范大学 2012
[2]“陌生化”视角下的语文阅读教学[D]. 孙媚.山东师范大学 2009
[3]文本细读:阅读教学的新视野[D]. 宋亮.福建师范大学 2008
[4]新批评与语文教学[D]. 李文吉.华中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94235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一) 高中名著阅读的背景
(二) 高中名著阅读现状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 文学批评方法
(二) 形式主义与新批评
(三) 名著
四、文献综述
(一) 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意义
(二) 名著阅读的意义
(三) 高中生名著阅读概况
(四) 文学批评理论视角下的文本阅读
(五) 形式主义与新批评视角下的中学语文阅读
五、问题提出与研究内容
六、主要研究方法
(一) 内容分析法
(二) 观察法
(三) 访谈法
第一章 高中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名著统计与分析
一、人教版名著导读的选文分析
二、北京卷《考试说明》中名著篇目分析
第二节 高中名著阅读教学现状调查
一、高中语文教师名著阅读教学现状
二、高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第二章 形式主义与新批评和高中名著阅读教学关系的构建
第一节 形式主义与新批评的理论要义和名著阅读教学的关联性
一、关于俄国形式主义批评
二、关于英、美新批评
第二节 高中名著阅读中的形式主义与新批评教学方法构建
一、导读策略
二、促读策略
三、控读策略
四、评读策略
第三章 人教版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法的实践与反思
第一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法的实践
第二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法实践后的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此岸到彼岸——高中名著阅读的意义认识[J]. 李娜. 中学语文. 2015(33)
[2]浅谈新课改高中语文必修“名著导读”板块教学要求[J]. 黄志兵.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4(01)
[3]阅读的意义和阅读的艺术[J]. 陈永国. 外文研究. 2013(02)
[4]文学批评理论关照下的多元解读——以《雷雨》为例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J]. 范铮. 教学与管理. 2012(18)
[5]“名著阅读与语文教学”的现实意义及途径探索[J]. 易昌隆. 中学语文. 2011(15)
[6]论语文阅读的内涵与理念[J]. 郭成,高淳海,郑雁鸣,王雁玲.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1(01)
[7]形式主义批评发展脉络探究[J]. 王欣. 国外文学. 2010(01)
[8]中学经典诗文多元解读的理论匡正[J]. 段双全. 语文建设. 2007(01)
[9]语文教学之痛:“文本解读”的缺席(上)[J]. 王立根.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6(11)
[10]文本细读:切入言语的心灵世界[J]. 黄孟轲. 中学语文教学. 2006(07)
硕士论文
[1]基于英美“新批评”视野的高中文学文本解读研究[D]. 唐红梅.四川师范大学 2012
[2]“陌生化”视角下的语文阅读教学[D]. 孙媚.山东师范大学 2009
[3]文本细读:阅读教学的新视野[D]. 宋亮.福建师范大学 2008
[4]新批评与语文教学[D]. 李文吉.华中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94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3394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