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阅读论文 >

鲁迅回忆性散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5 16:14
  鲁迅的作品以杂文居多,但是在中学阶段尤其是初中阶段,选入教材的还是以回忆性散文为主,鲁迅的散文集中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本文试图从中学阶段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选篇入手,通过呈现教材编排的特点,分析鲁迅回忆性散文特殊的文体特征,为回忆性散文的学习找到更为有效的策略和恰切的方法。本论文在“鲁迅回忆性散文阅读的策略优化”这一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共分为五大部分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第二部分为人教版鲁迅回忆性散文的选篇概况,分析了初中鲁迅回忆性散文的教材编排、选文的思路与单元主题,了解了鲁迅回忆性散文在中学阶段的教材呈现情况。第三部分对中学鲁迅回忆性散文的教学现状做了基本的调查,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四部分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分析鲁迅回忆性散文的文体特性:如两个“我”的游离与呼应,双重视角下的情感表现,儿童视角的叙事特征,温情真挚的人生况味;第五部分结合学习和教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理解鲁迅回忆性散文的具体特性以及文本内容,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从两个“我”的游离中寻找统一性,从叙事角度梳理文章线索,从“今”“昔”情感变化中品位人物形象,从...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鲁迅回忆性散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回忆性散文的了解现状回忆性散文的特征是有别于其他散文的个性化特征,有73.46%的学生了解

鲁迅,学生,山海经,散文


所呈现的篇目是《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以及其他,其中学生最喜欢的篇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人数占到 40《藤野先生》与《阿长和<山海经>》喜爱程度分别占到了 30%。(4)学生对鲁迅回忆性散文阅读情况的调查中学阶段的鲁迅作品主要以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为主,由以上统计可知学生回忆性散文的学习背景并不是很了解,课后预习作业完成的并不理想,因再深入一步的调查学生在学习鲁迅回忆性散文时遇到的问题。

鲁迅作品,学生,困境,鲁迅


图 3 解读鲁迅作品时的困境学生对于鲁迅作品的学习,有 32.65%的学生认为其语言晦涩难懂,31.28%生觉得文章思想主题太深刻难以理解,同时 18.77%的学生认为鲁迅的回忆文讽刺和反语的意味太强,有 31.83%的学生在学习鲁迅的回忆性散文的过认为文章的写作背景距今时代久远。(5)学习鲁迅回忆性散文的策略分析表 5 鲁迅回忆性散文学习的策略调查阶段学过的鲁迅的回忆性散文有哪些,对你的人生有什么样的激励作用?生 1:“我希望我们在学习鲁迅作品的时候不要这么的生硬,老师们总会析关键句子和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在我看来这样学习鲁迅的作得很枯燥也很乏味,没有多大的兴趣,甚至有时候老师只是给我们一定的答案,我们写在书上然后背会就可以了,这样的效果就是课外不想去再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朴实语言展现拳拳父爱——从情感及艺术双重角度解读朱自清《背影》[J]. 孔垂英.  语文知识. 2016(23)
[2]浅谈回忆性散文教学的情感探索法[J]. 周维.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5(09)
[3]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复合型视角叙事[J]. 曹禧修.  鲁迅研究月刊. 2015(07)
[4]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模式探微[J]. 赵晓霞.  中国教育学刊. 2014(11)
[5]浅议《阿长与<山海经>》的教学难点[J]. 王军红.  学周刊. 2014(05)
[6]浅析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的方法[J]. 高君燕.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2(08)
[7]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路径[J]. 王荣生.  课程·教材·教法. 2012(07)
[8]散文的叙事与叙事伦理——兼析《朝花夕拾》的伦理言说[J]. 贵志浩.  文艺评论. 2012(05)
[9]散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原理[J]. 王荣生.  语文教学通讯. 2012(11)
[10]我国现代语文教材的单元编排策略[J]. 谢东.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0(01)

硕士论文
[1]柬埔寨华校中学教材《华文》适用性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D]. 张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6
[2]柬埔寨华校中学教材《华文》适用性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D]. 张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6
[3]鲁迅作品的单元编排问题研究[D]. 袁滔.宁波大学 2014
[4]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散文文体的分类教学研究[D]. 陈洁梅.重庆师范大学 2014
[5]鲁迅散文创作动力与文体风格的诗学探微[D]. 郝静怡.辽宁师范大学 2014
[6]中学散文教学策略研究[D]. 艾文慧.延安大学 2013
[7]初、高中课后习题衔接研究[D]. 何海华.重庆师范大学 2011
[8]鲁迅回忆性散文中的人物建构[D]. 阙开源.福建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10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3410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2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