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阅读论文 >

“细读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浅探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中心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1 04:42
  “细读法”,虽源于西方,但在中国新课程语境下得到了新的发展,为高中语文“细读法”阅读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它主要是指教师为深层领会作者匠心,从广度、深度、频度上对文本进行细致、深入、反复研读,对重要语段或精美语段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细细咀嚼的一种阅读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解读重点聚焦在文本本身,积极地与文本进行对话,从语言、内容和结构中找寻文本意义的线索及痕迹,使学生从文本中照到自我。以《红楼梦》等为代表的经典篇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篇章,本论文主要以高中语文篇目《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试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探讨如何运用“细读法”,激发中学生对经典文本的阅读兴趣,提升对文本的剖析解读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并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通过对人物行为的“细读”,抓取人物具有特征性动作,剖析出人物的典型形象与其在情节推动中的作用。在《林黛玉进贾府》中,以“忙”这一动作为特征,诠释众人之“忙”,以人物的“哭”与“笑”等行为为例进行剖析,引出背后所隐含的深意,并梳理对人物行为“细读”在近年语文考试中的运用。二是通过对人物语言的“细读”,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从人物语言与身份...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人物行为的细读法
    一、以“细读法”品味《林黛玉进贾府》的人物行为
        (一) “忙”字蕴真意
        (二) “哭”“笑”总关情
    二、对人物行为“细读”的运用分析
        (一) 在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二) 在阅读中的运用分析
        (三) 在考试中的运用分析
第二章 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人物语言的细读法
    一、“细读”人物语言与人物身份
        (一) 细读《林黛玉进贾府》中表现人物身份的语言
        (二) 在教学及阅读中的运用分析
    二、“细读”人物语言与人物情感
        (一) 细读《林黛玉进贾府》中表现人物情感的语言
        (二) 在教学与阅读中的运用分析
        (三) 在考试中的运用分析
    三、“细读”人物语言与人物性格
        (一) 细读《林黛玉进贾府》中表现人物性格的语言
        (二) 在教学及阅读中的运用分析
        (三) 在考试中的运用分析
第三章 高中语文教学中对环境描写的细读
    一、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中心的环境描写“细读”
        (一) 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二) 环境描写的手法
        (三) 环境描写的寓意
    二、环境描写的“细读法”在阅读中的应用
        (一) 环境描写的特点
        (二) 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 环境描写的手法及寓意
    三、环境描写的“细读法”在考试中的应用分析
附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琴声何来[J]. 裘山山.  长江文艺. 2016(01)
[2]《林黛玉进贾府》之探究[J]. 杨国林.  语文天地(理论综合). 2013(12)
[3]2013年高考语言综合运用新题型透视[J]. 王学华.  中学语文. 2013(Z2)
[4]《雷雨》对白的心理空间冲突机制[J]. 李运河.  作家. 2013(12)
[5]高考小说阅读中环境描写作用类题型的解题技巧[J]. 倪勇.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3(05)
[6]论《红楼梦》对传统叙事结构的突破[J]. 武建雄.  东方论坛. 2013(01)
[7]《林黛玉进贾府》的人物描写[J]. 马华.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2(12)
[8]言语教学的起点与落点——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J]. 林忠港.  语文学习. 2012(10)
[9]从“小”处领略作品的无穷魅力——以《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为例谈文本细读[J]. 冯建忠.  语文天地. 2012(07)
[10]闪耀在贾宝玉身上的“女儿情结”[J]. 罗春娜.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1(08)

硕士论文
[1]高中语文环境描写教学探究[D]. 孙越.华中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4298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34298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5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