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法的探究
发布时间:2021-10-16 16:13
初中语文作为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一部分,是连接小学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桥梁。针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以及课程设置的特点,初中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区别标志之一就是课堂中充满朗朗的读书声。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既是一种语言能力,又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朗读是用形象化的语言把文本中抽象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作为阅读的起始点,它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能够提高理解、表达、想象、审美和口语交际的能力。同时朗读有利于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传递情感、塑造健全的人格。可以说,朗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高低。它对学生文学修养的提升和个人全面素质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朗读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然而,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朗读教学法一直是一块未被有效开垦的“空地”,很多老师不够重视语文朗读教学法的运用,或者仅仅视朗读教学法为诗歌和文言文的背诵手段。本文以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通过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要求,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起源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2. 案例分析法
3. 问卷调查法
一、概念界定
(一) 教学方法
(二) 朗读教学法
二、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 朗读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1. 主体模糊、时间不足
2. 指导无方、效果不佳
3. 形式多样、目的不明
(二) 问题分析
1. 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
2. 学校不重视
3. 教师缺乏对朗读的认识
三、朗读法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一)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 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 提高语言表达与写作的能力
(四) 提升审美能力
1.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知音乐美
2.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形象美
3.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创设意境美
(五) 开发学生的智力
四、朗读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的误区
(一) 教师运用朗读教学法的目的不准确
(二) 教师运用朗读教学法的形式不恰当
1. 教师范读效果不佳
2. 过度依赖多媒体设施,朗读教学缺少个性发展
3. 朗读教学方式陈旧单一
(三) 教师运用朗读教学法时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精准
五、正确使用朗读教学法的路径
(一) 区分不同文体的朗读特点
1. 古诗词反复朗读,领悟情感
2. 现代诗歌朗读抓住意象,升华情感
3. 散文朗读把握文脉,品味语言魅力
4. 小说朗读以读代讲,把握典型人物
5. 戏剧朗读深入角色,解读人物
(二) 有效利用教师的示范作用
(三) 注意对朗读进行恰当评价
1. 善用鼓励评价,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2. 综合多元评价,促发学生善言善思
(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1. 擂台赛朗读
2. 分角色朗读
3. 综合性演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插上情感的翅膀翱翔于美丽的语文天空——浅析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朗读水平[J]. 王筱茁. 学周刊. 2014(17)
[2]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设计与实践——以散文诗《金色花》为例[J]. 魏福荣. 科技创新导报. 2013(25)
[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艺术[J]. 覃梓珊.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1(09)
[4]朗读的作用[J]. 罗良芳. 攀枝花大学学报. 1995(02)
硕士论文
[1]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指导及评价策略研究[D]. 郑梅.南京师范大学 2015
[2]中学语文朗读教学初探[D]. 杜凯丽.曲阜师范大学 2014
[3]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弱化现象及应对策略研究[D]. 邵寒.河南师范大学 2014
[4]朗读对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D]. 汪超.四川师范大学 2013
[5]朗读教学的策略探究[D]. 方芳.东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40114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起源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2. 案例分析法
3. 问卷调查法
一、概念界定
(一) 教学方法
(二) 朗读教学法
二、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 朗读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1. 主体模糊、时间不足
2. 指导无方、效果不佳
3. 形式多样、目的不明
(二) 问题分析
1. 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
2. 学校不重视
3. 教师缺乏对朗读的认识
三、朗读法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一)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 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 提高语言表达与写作的能力
(四) 提升审美能力
1.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知音乐美
2.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形象美
3.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创设意境美
(五) 开发学生的智力
四、朗读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的误区
(一) 教师运用朗读教学法的目的不准确
(二) 教师运用朗读教学法的形式不恰当
1. 教师范读效果不佳
2. 过度依赖多媒体设施,朗读教学缺少个性发展
3. 朗读教学方式陈旧单一
(三) 教师运用朗读教学法时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精准
五、正确使用朗读教学法的路径
(一) 区分不同文体的朗读特点
1. 古诗词反复朗读,领悟情感
2. 现代诗歌朗读抓住意象,升华情感
3. 散文朗读把握文脉,品味语言魅力
4. 小说朗读以读代讲,把握典型人物
5. 戏剧朗读深入角色,解读人物
(二) 有效利用教师的示范作用
(三) 注意对朗读进行恰当评价
1. 善用鼓励评价,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2. 综合多元评价,促发学生善言善思
(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1. 擂台赛朗读
2. 分角色朗读
3. 综合性演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插上情感的翅膀翱翔于美丽的语文天空——浅析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朗读水平[J]. 王筱茁. 学周刊. 2014(17)
[2]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设计与实践——以散文诗《金色花》为例[J]. 魏福荣. 科技创新导报. 2013(25)
[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艺术[J]. 覃梓珊.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1(09)
[4]朗读的作用[J]. 罗良芳. 攀枝花大学学报. 1995(02)
硕士论文
[1]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指导及评价策略研究[D]. 郑梅.南京师范大学 2015
[2]中学语文朗读教学初探[D]. 杜凯丽.曲阜师范大学 2014
[3]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弱化现象及应对策略研究[D]. 邵寒.河南师范大学 2014
[4]朗读对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D]. 汪超.四川师范大学 2013
[5]朗读教学的策略探究[D]. 方芳.东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401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3440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