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阅读论文 >

强化数学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5 08:17
  当今应试教育的需求导致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学生在数学素养方面偏重于运算的书写能力,而在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上有弱化的趋势,尤为堪忧的是在讨论和面试方面的听说读的能力。高度符号化使数学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强调数学这种形式简洁、表达精确、广泛通用的逻辑符号语言,是真正提高大众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改革方向。借鉴于语文和英语教学所强化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手法,结合数学本身的特性,本文主要侧重中学数学听说读写能力教学模式和实践研究。本文给出了基于数学教学层面上的听教学、说教学、读教学、写教学的界定意义和相对应的三个层次水平分类;制定实地教学实践环节的策略并以课例的方式实施运用;基于教育理论和网络教学的思考彰显了听说读写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性。采用传统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出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薄弱现状,又精心设计听说读写面试题目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访谈使中学生数学听说读写能力得到量化。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强化了学生数学听说读写能力,它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乃至教育界都将有莫大的意义和价值。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强化数学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


外部交流信息图

教学模式,数学,班级


ё陨硖氐愕囊恢挚尚行缘慕萄Р僮髂J剑?疽馔技??5.1。图 5.1 数学听说读写教学模式图5.1 教学案例的设计笔者选取初一两个班级做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级作为对照班。两个班级的学生入学成绩基本相当。实验前两个班级的成绩情况如下表:表 5.1 实验前两个班级的入学成绩情况表班级 总人数 男生 女生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最高分 最低分实验班 45 23 22 91.27 17.78% 82.22% 99 29对照班 46 24 22 91.43 17.39% 82.60% 98 32试验中,两个班级的总人数、性别比例、学习成绩等均无显著差异,两个班级的教学工作都由笔者本人参与,所用教材、辅导材料、授课时间、自习情况、作业数量等均相同。同时,不向实验班的学生透漏他们为研究对象,避免出现“罗森塔尔效应”。实验研究时间为 2016 年 9 月至 2017 年 1 月。课例 1:有理数的乘法(2)课前 3 分钟阅读数学课本,阅读内容为书本前两节知识与将要学习的本节知识,包括概念、公式、定理、定义等。由一名数学课代表领读,另一名数学课代表监督纪律,教师对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纠正。这一活动主要训练学生“读数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师生互动促进中学数学教学[J]. 许抄典.  中国校外教育. 2016(14)
[2]让“听、说、读、写”走进数学课堂[J]. 尧娟.  新校园(阅读). 2015(09)
[3]数学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J]. 谢冬梅.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4(11)
[4]“听说读写”打造高效数学课堂[J]. 雷福明.  新课程(综合版). 2013(07)
[5]借用语文教法 让数学课堂绽放异彩——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J]. 季昌梅.  小学教学参考. 2013(12)
[6]数学教学也要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J]. 林璐.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2(Z1)
[7]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J]. 尤利军.  中学时代. 2012(02)
[8]培养学生数学听说读写的能力[J]. 吴倩.  中国校外教育. 2010(21)
[9]以“听说读写”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和发展[J]. 胡晓萍.  小学教学参考. 2010(21)
[10]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存在的原因及对策[J]. 王爱琴.  数理化学习. 2010(05)

硕士论文
[1]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交流的研究[D]. 栾瑞红.首都师范大学 2009
[2]新课程下高中数学交流策略实践研究[D]. 王世美.东北师范大学 2009
[3]中学生数学阅读研究[D]. 周贤.湖南师范大学 2006
[4]课堂中的数学交流研究[D]. 尚林涛.山东师范大学 2003
[5]中学数学教学中数学交流的研究[D]. 冯振举.曲阜师范大学 2003
[6]加强数学阅读 学会自主学习[D]. 郭雅彩.陕西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774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34774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a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