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幼儿教育论文 >

同伴交往中幼儿被忽视状况改善的行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0 21:21

  本文关键词:同伴交往中幼儿被忽视状况改善的行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同伴交往 被忽视型幼儿 行动研究


【摘要】:近年来,研究者们关于在幼儿同伴交往中被忽视型幼儿的交往能力及社交地位的研究有很多。己有研究更多是干预研究、严密的实验研究以及相关研究等,本研究使用了立足于幼儿园实践的行动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积极探索如何有效地促进被同伴忽视幼儿的社会交往,促进这些被忽视型幼儿建立积极、良好的同伴关系,促使每个幼儿身心获得全方面和谐的发展。 本研究以长沙市某幼儿园某个中班的三名幼儿为研究对象,在了解被忽视型幼儿的行为特点的基础上,与幼儿园班级老师配合共同设计行动研究方案,并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成果,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本研究结果肯定了研究者所设计的实施措施是有效的,其中包括日常生活中教师的榜样示范及对良好的同伴交往表现的及时强化;在集体教育活动中关于同伴交往的移情训练;组织被忽视型幼儿与受欢迎幼儿开展小群体游戏;加强与被忽视型幼儿家长的沟通,让家长重视幼儿的同伴交往。此外,通过几个月的行动研究,研究者得到了几点认识:在同伴交往中幼儿被忽视的状况是各种不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伴交往中被忽视幼儿的社会技能的培养应该受到重视;应积极为被忽视幼儿创设同伴交往的游戏情境;被忽视幼儿需要良好的社会支持;同伴交往中幼儿被忽视状况改善具有长期性。最后,研究者还提出了一些建议:第一,教师一定要着眼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重视每一位幼儿的发展;第二,家长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同伴关系,接纳孩子的同伴交往,并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关键词】:同伴交往 被忽视型幼儿 行动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10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11-22
  • 第一节 选题缘由11
  • 第二节 研究意义11-12
  • 一、理论意义11-12
  • 二、实践意义12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12-14
  • 一、被忽视型幼儿12
  • 二、同伴12-13
  • 三、同伴交往与同伴关系13
  • 四、行动研究13-14
  • 第四节 研究现状14-20
  • 一、国外研究现状14-16
  • 二、国内研究现状16-20
  • 第五节 理论基础20-22
  • 一、教育学基础20
  • 二、心理学基础20-22
  • 第二章 研究设计22-27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内容22
  • 一、研究目的22
  • 二、研究内容22
  • 第二节 研究现场、研究对象及研究参与者22-24
  • 一、研究现场22-23
  • 二、研究对象23
  • 三、研究参与者23-24
  • 第三节 行动研究方法24-26
  • 一、行动研究的特征24-25
  • 二、本研究采用的技术手段25-26
  • 第四节 研究的步骤26-27
  • 一、行动准备期26
  • 二、行动执行期26
  • 三、资料分析期26-27
  • 第三章 研究过程27-45
  • 第一节 诊断阶段27-31
  • 一、本研究所在班级基本情况27-28
  • 二、同伴正负提名的实施与统计28-29
  • 三、研究对象最终确定29-30
  • 四、研究对象被同伴忽视的原因分析30-31
  • 第二节 计划阶段31-33
  • 一、行动实施方案31-32
  • 二、行动观察记录方案32-33
  • 第三节 行动阶段33-38
  • 一、移情训练33-36
  • 二、小群体游戏36-37
  • 三、日常生活中教师的榜样示范与强化37-38
  • 第四节 评价阶段38-40
  • 一、第二次同伴提名统计结果分析38-39
  • 二、反思39-40
  • 第五节 再计划与再行动阶段40-45
  • 一、初次行动方案的调整40-41
  • 二、调整后方案的实施41-45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45-50
  • 第一节 研究结果45-46
  • 一、同伴提名数据分析结果45
  • 二、幼儿行为观察结果45-46
  • 第二节 研究讨论46-50
  • 一、幼儿被同伴忽视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6-47
  • 二、应重视同伴交往中被忽视型幼儿社会技能的获得47-48
  • 三、游戏情境创设对于被忽视型幼儿社交地位改善的作用明显48
  • 四、被忽视型幼儿社交地位的改善需要社会支持48-49
  • 五、针对被忽视型幼儿的教育应具长期性49-50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50-52
  • 第一节 结论50
  • 第二节 建议50-52
  • 一、对教师的建议50-51
  • 二、对家长的建议51-52
  • 参考文献52-54
  • 附录一54-55
  • 附录二55-56
  • 后记56-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霞;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综述[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欧阳春玲;;做受同伴喜爱的孩子——幼儿的同伴关系发展[J];家庭教育(幼儿家长);2010年01期

3 程丽英;;苗苗为什么不受欢迎——对一个被忽视幼儿的个案研究[J];山东教育;2008年18期

4 J.G.Parker ,S.R.Asher ,方晓义;儿童的同伴关系和后期适应问题[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9年02期

5 徐长宽;对三类不同儿童的同伴交往的行为特征的自然观察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年03期

6 王争艳,王京生,陈会昌;促进被拒绝和被忽视幼儿的同伴交往的三种训练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1期

7 庞丽娟;同伴提名法与幼儿同伴交往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01期

8 邹泓;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02期

9 庞丽娟;幼儿不同交往类型的心理特征的比较研究[J];心理学报;1993年03期

10 周宗奎,,林崇德;小学儿童社交问题解决策略的发展研究[J];心理学报;199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武建芬;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彩霞;被忽视型与矛盾型幼儿社会技能训练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任智茹;被忽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694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10694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c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