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幼儿教育论文 >

中班幼儿泥工活动特点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6 15:14

  本文关键词:中班幼儿泥工活动特点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论文是关于中班幼儿泥工活动特点的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观察和作品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幼儿泥工活动过程的观察和记录,分析泥工活动作品,对幼儿泥工活动过程的特点,泥工作品特点以及影响幼儿泥工创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泥工活动过程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泥工活动是一个融意图、构思、创作为一体的综合活动过程;充满了互动与合作并伴随着游戏活动;幼儿在泥工活动中全身心投入。在作品分析部分,研究者分析了幼儿泥工作品的总特征、造型特征、作品中形象排列方式和色彩运用等特征。幼儿泥工作品总特征表现为:作品表现出各事物间的关联性;作品富含内在节奏。幼儿泥工作品造型特征主要表现为:作品在空间表现上的半立体性,作品侧面像初见端倪,作品造型的形象、生动及作品造型的一形多义。幼儿泥工作品的主要排列方式有:凌乱式和并列式。幼儿泥工活动对色彩的运用特点主要表现为:对颜色选择的随意性、丰富性;作品色彩的象征性,使用替补色促使作品的完整性和喜欢使用对比色来突显作品的形象。通过对影响幼儿泥工活动的因素的考察,分析了影响幼儿泥工活动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最后,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得出本研究的结论,提出教育建议,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中班幼儿 泥工活动 幼儿园泥工活动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13.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8
  • 第一章 前言8-23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8-10
  • (一) 选题缘由8-9
  • 1. 研究者个人兴趣8
  • 2. 泥工活动是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之一8
  • 3. 泥工活动能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和大脑的发育8-9
  • 4. 国内外相关研究相对薄弱9
  • (二) 研究意义9-10
  • 1. 理论意义9-10
  • 2. 实践意义10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10-18
  • (一) 基本概念界定10-11
  • (二) 有关学前儿童泥工活动发展阶段及特点的研究11-16
  • 1. 国外学前儿童泥工创作发展阶段及特点的文献11-12
  • 2. 国内有关学前儿童泥工创作发展阶段及特点的文献12-16
  • (三) 有关泥工创作过程的研究16-17
  • (四) 有关泥工创作活动的其它相关研究17-18
  • 三、研究内容18
  • 四、研究方法与运用18-22
  • (一) 文献法及运用18-19
  • (二) 作品分析法19
  • (三) 访谈法19
  • (四) 观察法及运用19-22
  • 五、本研究的创新之处22-23
  • 第二章 中班幼儿泥工活动过程分析23-44
  • 一、泥工活动是融意图、构思、创作为一体的综合活动过程23-26
  • (一) 幼儿的活动意图随活动的深入而改变23-24
  • (二) 幼儿在构思中创作,在创作中构思,相得益彰24-26
  • 二、幼儿在泥工活动中进行互动与合作26-33
  • (一) 互相交流,获得知识,促进创作26-28
  • (二) 互相模仿,促进创作28-31
  • (三) 互相帮助,克服创作困难31-33
  • 三、幼儿泥工活动伴随游戏活动33-36
  • (一) 语言游戏33-35
  • (二) 想象性游戏35-36
  • 四、幼儿在泥工活动中全身心投入36-44
  • (一) 注意力高度集中37-38
  • (二) 多通道、多感官共同参与38-40
  • (三) 发挥想象,创编故事40-44
  • 第三章 中班幼儿泥工作品分析44-58
  • 一、泥工作品整体分析44-49
  • (一) 作品表现出各事物间的关联性44-46
  • (二) 作品富含内在节奏46-49
  • 二、幼儿泥工作品造型特征分析49-53
  • (一) 空间表现上的半立体性49-50
  • (二) 侧面像初见端倪50-51
  • (三) 造型形象、生动51-52
  • (四) 一形多义52-53
  • 三、泥工作品形象排列方式分析53-54
  • (一) 零乱式53-54
  • (二) 并列式54
  • 四、泥工活动中色彩运用分析54-58
  • (一) 色彩选择的随意性、丰富性54-55
  • (二) 色彩的象征性55-56
  • (三) 替补色的使用56
  • (四) 喜欢使用对比色56-58
  • 第四章 中班幼儿泥工活动影响因素58-66
  • 一、影响中班幼儿泥工活动的内部因素58-62
  • (一) 年龄58-60
  • (二) 性别60-61
  • (三) 经验61-62
  • 二、影响中班幼儿泥工活动的外部因素62-66
  • (一) 环境62-63
  • (二) 教育63-66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反思66-72
  • 一、主要研究结论66-67
  • (一) 中班幼儿泥工活动过程特点66
  • (二) 中班幼儿泥工活动作品特点66-67
  • (三) 中班幼儿泥工活动影响因素67
  • 二、对教师组织与指导泥工活动的相关建议67-70
  • (一) 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戏67-69
  • (二) 维护幼儿创作的整体性69-70
  • (三) 让幼儿走进大自然70
  • 三、对本研究的反思70-72
  • (一) 对研究设计的反思70-71
  • (二) 对研究过程的反思71
  • (三) 对研究结论的反思71-72
  • 参考文献72-76
  • 附录1 幼儿泥工活动创作内容76-79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79
  • 附录3 幼儿访谈提纲79-80
  • 致谢80-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丽;论儿童画与民间美术的相似性[J];大众科技;2005年10期

2 依敏;;橡皮泥使你的宝宝心灵手巧[J];好家长;2007年08期

3 田华;;儿童文学作品的句式特点[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杜娟;模仿 引导 实践——谈幼儿创造性构图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5 张俊沛;;东方绘画的视觉节奏——浅析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空间意识[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8期

6 唐卫志;论手工制作对儿童创造力开发的独特性[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1期

7 张黎明;儿童绘画的特征及其教学[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5期

8 王恩国;;儿童性别角色发展及对教育的启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年09期

9 苏晓萍;;在自主、探究、开放的手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10期

10 张明红;;幼儿园课程中的小组学习活动与同伴合作[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年04期


  本文关键词:中班幼儿泥工活动特点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328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4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