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视野下儿童教育行动理念的发展与传播——基于儿童教育国际协会实践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国际组织视野下儿童教育行动理念的发展与传播——基于儿童教育国际协会实践的研究 出处:《江苏教育研究》2015年1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儿童教育 行动理念 儿童教育国际协会 国际组织
【摘要】:儿童教育国际协会是在联合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具有咨询地位的非营利性国际教育组织,致力于促进儿童早期教育的最优化发展。协会通过发表重要的声明或决议、开展重要的儿童早期教育行动等方式,发挥其倡导与服务职能,传播关爱儿童、促进儿童教育公平、为儿童创造美好童年等早期教育的国际理念,为世界各国提供儿童早期教育的知识与信息,为教育工作者、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改革本国儿童早期教育的依据与参考。
[Abstract]:Education for Children International is a non-profit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with advisory status at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Committed to the optimal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he Association carries out its advocacy and service functions by issuing important statements or resolutions, undertaking important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itiatives, and disseminating child-friendly services. To promote the equity of children's education, to create a better childhood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concepts of early education, to provide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for educators. Researchers and decision makers provide the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reforming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the country.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一般课题“国际组织与世界教育发展研究”(课题编号:BDA100026)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为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张民选教授
【分类号】:G610
【正文快照】: 在以成人为中心的社会和组织中,儿童的利益最容易遭到忽视。然而,他们的成长对于国家的未来发展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儿童“是我们发送给一个我们所看不见的时代的活生生的信息”[1]。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国家未来的发展需要健康、博学、具有创新意识和适应能力的儿童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莹杰;;后现代语境中视觉文化的审美现代性[J];北方论丛;2010年02期
2 谌启标;尼尔·波兹曼学校批判与学校重构理论[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3 吴晓玲;;古典自然法:解读洛克与卢梭儿童教育思想的语脉[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4 郭文革;;教育的“技术”发展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3期
5 贺圣遂;;为出版插上飞翔的翅膀——论技术在出版变迁中的作用[J];编辑学刊;2009年02期
6 刘汝兰;;少儿期刊与儿童信息素养[J];编辑之友;2007年01期
7 石长顺;柴巧霞;;戏演荧屏里 心曲知万端——中国电视业十年发展评述[J];编辑之友;2012年01期
8 张凌;;从内容角度看国产动漫的开发策略[J];今传媒;2010年05期
9 王春鸣;;中国儿童电视环境探微[J];今传媒;2011年04期
10 刘晓萍;;《非诚勿扰》电视节目的后传播现象分析[J];今传媒;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岩;;媒介形态发展与媒介认识思想之变迁[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龙小伟;;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贫困”难题及其破解——以高校研究生智力支农扶农为例的探讨[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3 陈红兵;陈玉海;;解析新卢德主义对电视的声讨[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谭琳;;从氏族公共财产到“儿童的世纪”——儿童生存状况的历史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吴志文;;讲坛神话与消费盛宴——“后讲坛时代”的消费文化观照[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赵勇;;从审美文化到消费文化——大众媒介在文化转型中的作用[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7 范国英;;1990年代以来市场对文学制度的介入——以“纯文学”期刊的评奖为视点[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8 马宁;;传播力与媒介使用者的关系变迁——新媒体语境下对传播学经典问题的再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七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俞一帆;;用音乐留住童年[A];第四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朱国忠;;小学教育需要抵制“童年的误用”[A];江苏省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论文哲学社会类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梅;另一种现代性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杨;西方儿童权利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7 徐红梅;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图像记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刘劲松;都市类报纸的社会角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孙振涛;3D动画电影研究:本体理论与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盘旋;人类学视阈下的电视纪录片创作[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思哲;叙事学视野下的中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守培;《中华武术》杂志的传播学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李静;提高电视节目文化品位的思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刘欢;儿童绘本的表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吴演丽;论尼尔·波兹曼的电视文化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6 袁佳穗;虚拟环境下的人际互动[D];湘潭大学;2010年
7 刘文;论媒介素养教育与高中语文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郑晓燕;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与路径[D];南昌大学;2010年
9 张宁;儿童的确立[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黄洪霖;过云的家,现在的家,未来的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卓娅;在美国旁观儿童教育[J];山东教育;1999年15期
2 刘晓东;从三寸金莲到儿童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3 秦元东;对话哲学的启示——对传统儿童教育的反思与超越[J];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4 李文玲;;天赋儿童教育指南[J];全国新书目;2004年01期
5 宋贤国;暗示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J];教学与管理;2004年26期
6 刘果元;梁启超儿童教育思想初探[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年02期
7 侯莉敏;;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姚素慧;;幸福:儿童教育的终极目标[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9 蔡茂华;;论儒家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张礼永;;中华儿童教育社简史(1926-1950)——儿童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的炼成[J];基础教育;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宋荐戈;;共产儿童团和苏区儿童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杜玉开;张静;张建端;樊利春;;社区0~3岁儿童教育现状[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 陈烨 张彦超;儿童教育行业前景可观[N];中国商报;2011年
2 张弓;台湾吉的堡儿童教育抢滩大陆[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韩言铭;儿童教育持续两位数增长[N];中国经营报;2013年
4 啸 天;早期儿童教育:一笔划算的投资[N];中国教师报;2005年
5 记者 苏娅;以实验科学破除儿童教育迷思[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6 程福财;办好救助机构内的儿童教育[N];学习时报;2013年
7 记者 李秀中;城镇化下的农村儿童教育卫生挑战[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8 潘春芳;动植物认知能否纳入儿童教育?[N];中国绿色时报;2014年
9 记者 孙霞 通讯员 李玉祥;我市儿童教育五项入学率达100%[N];莱芜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陈超 李冰;儿童教育培训成最赚钱行业[N];海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喜海;论回归童年的儿童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程志宏;儿童天性与儿童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葛秀英;论古罗马儿童教育[D];内蒙古大学;2012年
3 田春;成长取向的儿童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丽霞;论学龄前儿童教育中的“家社合作”[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昌铎;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任开院;广州ZL乐高科技中心商业计划书[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梁香珠;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8 杨颖慧;杜威关系性哲学视野中的新个人主义及其对儿童教育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95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1395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