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参与田野课程的价值及策略
本文选题:家长 + 田野课程 ; 参考:《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摘要】:田野课程的发展是一个全员参与、共同建构和完善的过程,不但教师及幼儿园其他工作人员是课程发展的推动者,幼儿、家长乃至其他社会成员都是田野课程的共同建设者和合作者。家长参与田野课程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因此,制定家长参与田野课程的策略十分重要。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field curriculum is a process of participation, construction and perfection. Not only teachers and other kindergarten staff are the promoter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but also young children. Parents and even other members of society are cobuilders and collaborators of field courses. Parents' participation in field courses has its unique value and function.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evelop strategies for parents to participate in field courses.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
【分类号】:G61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霍甫;;教育成功的保证:学校、家庭、社会的合作——苏联中小学教育专题评介之六[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3年02期
2 董时曦;;苏联学校的有力助手——家长委员会[J];国际观察;1984年02期
3 孙厚銮;家长中蕴藏着巨大的智能优势——记我校家长委员会的诞生和活动[J];江苏教育;1985年Z2期
4 孙厚銮;;家长委员会有利于学校教育工作[J];人民教育;1985年11期
5 陆申华;;幼儿园发动成立的家长委员会[J];早期教育(教师版);1985年01期
6 朱兰芸;我们班的家长委员会[J];江苏教育;1986年19期
7 刘武德;她,架起通向社会的桥梁[J];江西教育;1987年10期
8 苏磊;蚌埠32中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积极消除厌学、弃学现象[J];安徽教育;1989年09期
9 郭竞成;;建立家长委员会校外教育效果好—南洲镇第四完小的调查[J];湖南教育;1989年12期
10 金兰萍;;从美国的先行教育看家园联系[J];早期教育(教师版);198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谢海清;游连斌;;实践“生活教育”理论 开展“家校共建”活动[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2 ;转变观念·扎实行动·反思提高——无锡市堰桥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阶段总结[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3 王曙;;利用网络优势,拓展家庭教育新途径[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抓规范化建设 持续提高家长学校办学水平[A];第十三次全国部分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研讨会材料汇编[C];2005年
5 谢建华;;让流动儿童享受优质的教育 让流动花朵拥有幸福童年[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陈剑波;;学校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科技活动模式的研究[A];创新在这里奠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天柱;社区办教育为家长学校撑起一片蓝天[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刘华蓉;美国中学生 没有必读书[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记者 马美菱;争论焦点:“过错责任”?“严格责任”?[N];文汇报;2000年
4 汪涛 宋静;班主任参与家教之要义[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马振华;关心群众 教育群众 服务群众[N];光明日报;2001年
6 廖英富;学校德育应与家庭、社会教育配合[N];江西日报;2001年
7 符睿斌;台湾教育印象[N];陕西日报;2001年
8 邓红杰;新思路带来新活力[N];中国体育报;2001年
9 记者 朱振岳;安吉校务公开让教职工满意[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日) 松下幸子;日本幼儿园的家园联系工作[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晓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模式及实施机制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岳爱峰;1978年以来我国幼儿园与家庭关系政策的价值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巫建忠;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模式及实施机制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孙孝花;从“局外人”到“局内人”[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5 黄娟娟;家长、社区人员在现代学校管理中角色与职能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伟;重庆高新区小学生家庭教育中非智力因素开发现状及开发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罗伟娟;关于家校沟通内容和形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敏婕;从隔阂走向融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志全;苏州市小学家校合作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苏州大学;2006年
10 刘芳;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05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1805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