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童自然教育课程建设之探索
【文章目录】:
引言
一、适童自然教育课程的逻辑起点
二、适童自然教育课程的目标
三、适童自然教育课程的任务与使命
(一)支持并促进儿童主动学习
(二)支持并促进儿童自我发展
四、适童自然教育课程建设之内容
五、结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幡;刘在良;;适童自然教育课程建设之探索[J];大连大学学报;2019年04期
2 虞永平;;幼儿园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角色转变[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2年06期
3 辛诚;“迈向新世纪的幼儿园课程”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J];早期教育;1999年Z1期
4 尚红艳;;浅析幼儿园课程的建设与发展[J];好家长;2016年Z1期
5 厉菊英;;基于幼儿发展角度的幼儿园课程建设分析[J];休闲;2019年04期
6 傅淳;《幼儿园课程设计》教材分析[J];云南教育;1999年12期
7 韩智;;关于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循本”思考[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3年05期
8 朱家雄;;幼儿园教师要不要教学:一个原本无需讨论的问题——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之八[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年09期
9 张敏;;对进一步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与建议[J];时代教育;2013年20期
10 陈晓红;;优化课程建设,促进儿童发展——幼儿园课程建设与管理学术研讨会综述[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波琼;幼儿园课程权力运作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2 邱瑜;论幼儿园课程的诊断与改进[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传英;幼儿园课程知识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于冬青;走向生活世界的幼儿园课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丽莉;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在我国幼儿园课程中运用的可行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小红;中国现当代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流变与反思[D];西南大学;2013年
8 彭海蕾;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魏卿;幼儿园课程意义生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10 何静;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晓;幼儿园教师课程决策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李冬;我国幼儿园课程出版物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3 黄芳琳;幼儿园课程冲突及其反思[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姚林林;幼儿园课程建设现存问题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马玉彩;幼儿园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上海市C区C幼儿园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彩霞;幼儿园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关注水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7 韩学信;公立幼儿园课程家长满意度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年
8 梁婷婷;一位新手幼儿教师眼中的幼儿园课程[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9 许士山;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10 黄嘉佳;壮族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383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838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