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分析
本文关键词:青岛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这个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的快速发展时代,工作者们面对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在面临这些压力的时候,工作者们如若不能对工作压力进行有效的释放,对自己进行适当的状态调整或者得到的外在的理解与支持不够,他们便会产生不良的工作情绪,并且这种情绪会不断的进行恶化甚至是循环,直到最后形成与其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身心俱疲的状态:职业倦怠。助人行业是职业倦怠的多发行业。而职业倦怠感的高发人群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在教师这个特殊的行业里,幼儿教师有着更为特殊的身份,他们是幼儿教育的主体部分,因此对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进行研究更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本篇论文研究的对象就是青岛市的幼儿教师,文章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对青岛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缓解这一教育问题的建议,作者着重研究了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最为重要的三个方面: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降低。文章基本包括四个部分:(一)针对青岛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进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作者指出了青岛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方法和结论。研究采取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得出的结论是:(1)青岛市幼儿教师整体上的职业倦怠呈中等程度,但已普遍存在。在研究中,作者对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进行了区分,得出的结论是:私立幼儿园的教师职业倦怠比公立幼儿园的教师职业倦怠更为普遍。(2)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第一个方面是情绪衰竭程度在增加,第二个方面是非人性化程度也在增加,第三个方面是个人成就感降低的趋向也越来越严重。而这些都是伴随着幼儿教师教龄的增长、职称的升高等因素而出现的。(三)作者以青岛市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对造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进行了研究。认为幼儿园的管理环境缺乏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案头工作负担过重、教师的工作内容繁琐,班级班额大,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幼儿家长对教师缺乏理解与支持、不能满足教师们相关的专业发展的要求、教师待遇低下等是导致青岛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四)针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这一教育问题,文章提出了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得出如下结论:要加强对幼儿教师的人文关怀,要减轻幼儿教师的工作负担,此外还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广大青岛市幼儿教师自身的积极进取,青岛市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 青岛市幼儿教师 问题成因 解决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15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5
- 引言5-14
- (1)研究背景及意义5-6
- (2)文献综述6-11
- (3)研究内容11-12
- (4)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2-14
- 第1章 青岛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14-26
- 1.1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内涵及研究意义14-15
- 1.2 青岛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样本分析15-26
- 第2章 青岛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26-33
- 2.1 影响青岛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社会因素26-28
- 2.1.1 幼儿教师工作压力大26-27
- 2.1.2 幼儿教师社会地位低,认可度差27-28
- 2.2 影响青岛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组织因素28-29
- 2.3 影响青岛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人因素29-33
- 2.3.1 学历对青岛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影响31
- 2.3.2 从教年限对青岛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31-33
- 第3章 缓解青岛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33-43
- 3.1 幼儿教师的本身努力及自我调节33-35
- 3.2 学校管理与教师培养35-38
- 3.2.1 创造幼儿园的和谐人际环境36
- 3.2.2 加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36-38
- 3.3 社会支持与理解38-43
- 3.3.1 社会给予学前教育充分的重视38-40
- 3.3.2 幼儿家长对教师要多一份理解和尊重40-41
- 3.3.3 对教师职业持合理期望41-43
- 参考文献43-44
- 附录一44-46
- 附录二46-47
- 致谢47-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3年01期
2 李学容;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6期
3 吴琪;防治教师职业倦怠之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3期
4 王通理,楼晓明;关注教师职业倦怠[J];教学与管理;2004年01期
5 张济洲;论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4年09期
6 唐芳贵;罗军;;关注教师职业倦怠[J];教育与职业;2005年16期
7 曹雨平;;减轻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组织支持[J];经济管理;2005年21期
8 刘永兴;张敏;;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Z1期
9 周春艳;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5年15期
10 刘鲁蓉;;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干预[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心;战伟根;于焕芝;;论教师职业倦怠及其解决途径[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2 董君;;克服职业倦怠 实现生命主体价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3 贾世超;龚少英;;教师职业倦怠的本土化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刘维良;马庆霞;;教师职业倦怠及其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宫贤平;王惠萍;;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孟丽丽;司继伟;王冬梅;;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王丹;张丽华;;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结构、现状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陶涛;孙婷婷;;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对策[A];第二十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0年
9 田培树;;浅议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干预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10 李西营;殷宏淼;;不同职业倦怠-投入教师在教学归因上的差异[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 许鹏;客观与宽容是重要的[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张昕;教师职业倦怠不容忽视[N];文汇报;2007年
3 葛春霞;西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4 辉县市拍石头乡中心学校 姬爱民;对教师职业倦怠的一点思考[N];新乡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徐德明;用积极的文化消减教师职业倦怠[N];天津教育报;2010年
6 张红;突破教师职业倦怠的“三重门”[N];中国教师报;2011年
7 离石区第一小学校 李张平;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浅谈[N];吕梁日报;2011年
8 薄祥申;警惕:教师职业倦怠[N];中国教师报;2003年
9 东北师范大学 刘晓明;教师职业倦怠破解方案[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杜悦;开学了,他们为什么不想走向讲台[N];中国教育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春阳;教师职业倦怠相关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沈翰;教师职业倦怠[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彭颖;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4 邓睿;西藏高等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15年
5 邹璇;荆州市独立学院教师职业倦怠干预策略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6 何鹏;郑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预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李肖彤;陕西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8 郦越;贫困地区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9 李向亮;农村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10 辛哲;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青岛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81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98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