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与重建——伽达默尔游戏观的阐释及其意义
本文关键词:超越与重建——伽达默尔游戏观的阐释及其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伽达默尔超越以往的"游戏主体论",从"游戏本体论"这个独特的视角为切入点来研究儿童游戏,他认为游戏是一种存在方式。本论文通过对伽达默尔游戏观中游戏主体、游戏意义、游戏理想参与者三个独特观点进行阐述后,认为当前我们的儿童游戏应该聚焦游戏的本体价值,关注儿童游戏的生命意义。
【作者单位】: 昌吉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关键词】: 游戏观 游戏主体 自我表现 观赏者
【基金】:昌吉学院院级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JYYT013
【分类号】:G613.7
【正文快照】: 一、伽达默尔“游戏观”阐释一直以来“游戏”都是西方艺术研究中不可忽视与回避的重要概念之一,其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重视,甚至当时有不少研究者直接将游戏与艺术等同而论。例如,康德在进行美学探讨的时候就借游戏的自由与愉快来论述美的自由与无功利性,并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季林;;加达默尔的游戏观对儿童游戏教育的启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磊;;试论中国艺术教育的问题与改革发展[J];成才之路;2008年31期
2 徐国超;两种生态美育范式的比较[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蒋君兰;;平面设计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情感的策略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邓洁茹;尚利;;浅谈消费文化与设计之渊源[J];大家;2010年16期
5 刘文玉;;大学生素质教育之艺术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4期
6 傅俊山;;浅论新媒体艺术实验室与艺术素质培养[J];广西教育;2011年30期
7 官贵羊;;论艺术语言产生的心理基础——以“移情说”、“距离说”为立足点[J];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8 王珊珊;;学习艺术学与符号学的一点启示——艺术作品是一种符号[J];北方音乐;2013年08期
9 舒开智;;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中的审美现代性研究[J];东方论坛;2013年06期
10 舒开智;;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中的审美现代性问题研究[J];武陵学刊;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娇丽;;工学结合模式下技校德育课审美化教学改革探析[A];中国职协2014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册)[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杨波;生存论视野下的审美超越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3 雷光华;WTO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4 刘水平;大众文化:意义的生成与理论的张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周斌;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钟虹滨;自由与创造[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钱雨;儿童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毛曙阳;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迎杰;生成性艺术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肖晓玛;杜威美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雪;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和审美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文杰;电脑游戏设计中对影视艺术元素的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莲;视觉元素在交互设计中的运用[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4 史华艳;点线面视觉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5 申琳;论20世纪西方油画中爱情题材的表现[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时春华;概念书籍设计的创新与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7 吴英文;微博客创作的审美解读[D];中南大学;2011年
8 马沙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的审美问题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9 梁创颖;电影与电子游戏融合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黄菁;苗族装饰图案色彩构成解析及应用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清平;;论审美四维空间——以海德格尔语言美学核心思想为支点[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丁海东;;论儿童的整体性精神[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本益;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简论[J];浙江学刊;2003年01期
2 金江莲;;正确认识伽达默尔的“理解的历史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管宁;;论伽达默尔对“游戏”概念的重构[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白雪;;艺术·真理·存在——伽达默尔的艺术真理及人类学意义探究[J];理论月刊;2007年09期
5 白雪;;伽达默尔艺术真理的“理解”问题[J];中州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6 郑ng;;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基本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陈海飞;;“真理”与“方法”——伽达默尔难题读解[J];学术研究;2007年12期
8 才华;;伽达默尔与“读者中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9 胡蕊;;伽达默尔解释学思想论析[J];学习与探索;2010年01期
10 张留华;;伽达默尔的“理性”与“科学”[J];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卫平;;伽达默尔为何批评接受美学?[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2 何华;;解读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语言转向[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3 杨燕;;伽达默尔“游戏说”的人文价值[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淑花;;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与古典著作解读的批判[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5 叶远厚;;电影的仪式价值与和谐社会[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匡复;听伽达默尔演讲[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李勃;为这位高个子老人鼓掌[N];学习时报;2002年
3 洪汉鼎;百岁西哲寄望东方[N];中华读书报;2001年
4 本版编辑 美国Richard E.Palmer 周兮吟 译 台湾玄奘大学中文系教授、通识教育中心主任 林安梧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郁振华;伽达默尔:跨文化理解和对话是至关重要的[N];社会科学报;2007年
5 王岳川;思想家的前沿对话[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严平;交谈无能[N];光明日报;2002年
7 胡传顺 吴仁平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伽达默尔重塑形而上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汤一介;和而不同:多元文化共处的思想源泉[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张汝伦(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多是洋书[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10 哲学家 汤一介;中国文化为“文明的共存”提供了资源[N];文学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宋阳;伽达默尔诗思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张颖慧;伽达默尔审美教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杨琦;论伽达默尔对人性问题的关怀与深入拓展[D];吉林大学;2014年
4 张震;理解的真理及其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彦超;伽达默尔解释学解释有效性批判[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2 孙凤民;由主体到本体——伽达默尔游戏理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力;美学中的伽达默尔对话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志刚;伽达默尔真理思想探析[D];山西大学;2005年
5 何华;论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普遍性[D];山西大学;2006年
6 华章琳;论伽达默尔超越相对主义的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丽萍;伽达默尔语言观的多维度探索[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李成龙;伽达默尔解释学中教化思想与理解理论的关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9 陈晓蕊;阐释的有效性:赫施与伽达默尔思想比较[D];兰州大学;2008年
10 孟海玲;论伽达默尔理解的客观性问题[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超越与重建——伽达默尔游戏观的阐释及其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2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482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