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幼儿园公共仪式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22:30

  本文关键词:幼儿园公共仪式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仪式 幼儿园 教育人类学 教育民族志


【摘要】:仪式是日常生活的补充和事实上的组成部分,但却有着“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意识,它装饰生活、拓展生活并作为一种生活功能而为个人和社会所需。长久以来,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以及神学家始终对仪式研究怀有浓厚的兴趣。近年来教育学者也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仪式研究,但在教育学视野下仍有广泛的仪式领域尚未探索,尤其是在儿童早期教育这一方面。本文旨在对幼儿园公共仪式进行探究,在教育人类学视域下阐明仪式、儿童与教育的内在关系,运用教育民族志方法对幼儿园公共仪式的具体情境进行细致入微的描述,力图揭示幼儿园公共仪式中幼儿的生命状态,最后构思幼儿园公共仪式的理想图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幼儿园公共仪式与教育人类学的关联。仪式何以成为教育问题是进行本研究的学理依据。在对自然状态、教育场域以及幼儿园情境中的仪式,教育人类学不同取向视野下的儿童及教育进行梳理后,站在“文化、人、教育”的学理高度,得出文化与人以及教育与人的逻辑起点一致。仪式作为一种文化表现类型,它与教育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通过共同的对象——“人”发挥作用。幼儿园为仪式提供了延续、变革与发展的空间,其中的仪式也应该是属于人、为人所生、为人所长。第二部分对考察幼儿园公共仪式进行教育人类学设计。选择教育民族志方法是本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教育民族志为理解幼儿园公共仪式的多样性和微妙性提供了大量的描述性资料。在论述该方法运用于本研究的适切性后,笔者遴选4所幼儿园为主要的田野考察地点,择定幼儿园教学仪式、升旗仪式及毕业典礼为主要研究内容,并对参与观察的过程做出详细说明。第三部分进入幼儿园现场,对幼儿园公共仪式进行观察,撰写教育田野笔记,并对所见所闻进行阐释,这是本研究的主体。从2015年7月至10月(民办园暑假正常开园),笔者参与观察了4所幼儿园共8个班级的教学仪式,多场升旗仪式以及7所幼儿园的8场毕业典礼。在对幼儿园教学仪式的职能人员、空间编排、表现类型,幼儿园升旗仪式的过程形式、体化实践、语言表达,以及幼儿园毕业典礼的空间结构、话语设计、表演形式进行深描的基础上,从幼儿生命的样态视角,对仪式的具体情境进行剖析,以展现当前幼儿园公共仪式的现实图景。第四部分在呈现及剖析当前幼儿园公共仪式的基础上,在教育人类学范畴内构建了幼儿园公共仪式的理想图景,具体从幼儿园公共仪式如何彰显文化价值、丰富幼儿的生命体验以及重构教育关系等方面展开。如果说以一种教育的方式观察和处理仪式问题,是对仪式教育价值的重视与彰显;那么将幼儿园公共仪式置于教育人类学视野下,则是对仪式如何有意识地影响幼儿生命发展的体察和关注。公共仪式既是幼儿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幼儿园日常生活的突破。对幼儿园公共仪式进行教育人类学研究,不仅反映了幼儿园生活研究的转向,更体现了对幼儿生活尤其是幼儿生命状态的关切。我们呼吁走向幼儿生命发展的幼儿园公共仪式,以期让幼儿生活更加丰盈,让幼儿生命愈加灵动。
【关键词】:公共仪式 幼儿园 教育人类学 教育民族志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12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5
  • 引言15-54
  • 第一节 研究缘起15-17
  • 第二节 研究价值17-20
  • 一、理论价值18-19
  • 二、实践价值19-20
  • 第三节 概念界定20-27
  • 一、仪式20-26
  • 二、公共仪式26-27
  • 第四节 研究现状及反思27-46
  • 一、国内研究现状27-37
  • 二、国外研究现状37-46
  • 第五节 研究问题与视角46-50
  • 一、研究的基本问题46
  • 二、教育人类学研究视角46-50
  • 第六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50-54
  • 一、研究思路50-51
  • 二、研究方法51-54
  • 第一章 幼儿园公共仪式与教育人类学的关联54-98
  • 第一节 教育人类学视野中的仪式55-76
  • 一、自然状态下的仪式:出自人强烈的感情或愿望55-58
  • 二、教育场域中的仪式:文化传递与个体社会化58-60
  • 三、幼儿园情境中的仪式:表现形态、功能及特殊性60-76
  • 第二节 教育人类学视野中的儿童76-85
  • 一、哲学取向中的儿童:不确定与不完善之人76-79
  • 二、文化取向中的儿童:文化构建之人79-82
  • 三、教育学立场中的儿童:具有自我发展需要和可能之人82-85
  • 第三节 教育人类学视野中的教育85-89
  • 一、基于人类学立场的教育:文化传递的工具85-88
  • 二、基于教育学立场的教育:致力于人的发展88-89
  • 第四节 仪式、儿童与教育的关系89-98
  • 一、仪式是儿童生命的一种功能89-91
  • 二、仪式与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91-94
  • 三、仪式与教育通过儿童发挥作用94-98
  • 第二章 幼儿园公共仪式的教育人类学考察设计98-126
  • 第一节 教育民族志方法的运用98-107
  • 一、民族志98-103
  • 二、教育民族志103-107
  • 第二节 田野地点的选择107-120
  • 一、幼儿园作为田野的属性107-117
  • 二、幼儿园田野地点的选择117-120
  • 第三节 参与观察的实施120-126
  • 一、观察内容与记录120-121
  • 二、观察时间安排121-122
  • 三、访谈法的运用122
  • 四、资料分析与整理122
  • 五、研究的伦理考虑122-126
  • 第三章 幼儿园教学仪式:学习品质的培养126-177
  • 第一节 主班、副班及保育者:教学仪式的职能人员128-135
  • 一、职能人员的角色131-133
  • 二、职能人员的特征133-134
  • 三、职能人员的权力134-135
  • 第二节 教室、教具及课桌椅:教学仪式的空间编排135-154
  • 一、教室的结构与布景135-143
  • 二、教具的准备与使用143-149
  • 三、课桌椅的设置与排列149-154
  • 第三节 上下课、讲授及奖惩:教学仪式的表现类型154-177
  • 一、上下课仪式155-163
  • 二、讲授仪式163-171
  • 三、奖惩仪式171-177
  • 第四章 幼儿园升旗仪式:爱国之心的培育177-204
  • 第一节 出旗、升旗及讲话:升旗仪式的过程形式178-184
  • 一、幼儿园升旗仪式的过程形式178-181
  • 二、幼儿园升旗仪式过程的透视181-184
  • 第二节 立正、注目及敬礼:升旗仪式的体化实践184-193
  • 一、幼儿园升旗仪式的体化实践185-189
  • 二、升旗仪式中体化实践的分析189-193
  • 第三节 主持、发言及宣誓:升旗仪式的语言表达193-204
  • 一、主持词:序次排列的形式化语言193-195
  • 二、发言词:升旗仪式的习惯性话语195-201
  • 三、宣誓词:对人称代词的反复言说201-204
  • 第五章 幼儿园毕业仪式:幼儿生活的告别204-260
  • 第一节 舞台、座席及道具:毕业仪式的空间结构204-222
  • 一、舞台:仪式展演的神圣区域205-209
  • 二、座席:仪式空间定位的状态209-213
  • 三、道具:仪式情境的符号表征213-222
  • 第二节 致辞、发言及叙事:毕业仪式的话语设计222-238
  • 一、领导致辞:表述知识与权力的语言222-229
  • 二、代表发言:表达感谢的礼节性套话229-234
  • 三、家长叙事:幼儿成长及体验的分享234-238
  • 第三节 舞蹈、戏剧及受礼:毕业仪式的表演形式238-260
  • 一、舞蹈:典礼中的非语言性交流238-244
  • 二、戏剧:宗教仪式的世俗性转化244-250
  • 三、受礼:标志“毕业生”身份转换250-260
  • 第六章 幼儿园公共仪式的理想图景:促进幼儿生命发展260-287
  • 第一节 彰显幼儿园公共仪式的文化意义261-269
  • 一、使用直观感知的象征符号262-264
  • 二、融合教育习俗的仪式内容264-266
  • 三、顺应自然环境的仪式程序266-268
  • 四、重视幼儿生命的仪式价值268-269
  • 第二节 丰富幼儿园公共仪式的生命体验269-276
  • 一、开展基于身体的仪式展演270-272
  • 二、敞开身心安适的仪式空间272-274
  • 三、激发生命意向的仪式主旨274-276
  • 第三节 重构幼儿园公共仪式的教育交往276-287
  • 一、建立双向性的师幼意向关系276-279
  • 二、运用教育机智促进教育交往279-282
  • 三、把对话看作交往的真正媒介282-287
  • 结语287-290
  • 参考文献290-302
  • 附录302-306
  • 后记306-310


本文编号:913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913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0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